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春市创新智能服务提升城市安居水平——

智慧赋能破解公租房管理难题

  游 为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宜春市住建局通过创新智能服务提升城市安居水平,推动各相关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广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和公租房APP,建设智慧化小区,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公租房管理难点痛点。今年1月,宜春市公租房APP被省政务数据共享协调小组认定为“特色实践案例”,5月被评为全省住建领域信息化优秀案例。

  大数据支撑

  宜春市在住建部公租房系统的基础上,立足当地实际与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宜春市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和公租房APP。2021年以来,该市推进数据互联,加大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利用,开展“打通信息孤岛”专项行动,打通各部门公租房审核全流程关键信息接口。目前,该市社保、民政、不动产、公积金、车辆、户籍等数据全部上线,并实现实时调阅查询。

  “全省首创的多部门资格联合审查功能,可实时掌握保障对象住房、资产等相关情况,快速完成保障对象年度资格复审。”宜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之前,公租房线下申请手续繁琐、申请材料繁杂,群众办理业务不方便,数据审核不准确,公租房管理存在漏洞。宜春市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和公租房APP运行后,实现户籍、车辆、市场监管、公积金、房产、婚姻、低保、社保等资格审查部门通过系统实时进行资格审查,审批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让公租房管理从传统纸质办公时代真正迈向“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数据化时代。

  精准化治理

  公租房解决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但转租出借的行为妨碍了广大轮候配租群众使用公共资源、获得住房保障的机会。依托信息化优势,宜春市中心城区将公租房违规、违约行为整治工作列为常态化工作,广泛收集公租房承租家庭违规、违约线索,核实问题、公示处理结果。2020年以来,该市排查违规线索846条,清退违规家庭361个。

  此外,宜春市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和比对,形成了比较精准的实名制服务对象信息,包括残疾人、优抚对象、军队退役人员、青年医生教师、环卫工人、60岁以上老人等群体,为开展精准化住房保障提供了数据支撑。

  目前,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已覆盖宜春市县两级所有公租房小区,涉及7万余个保障家庭的住房保障服务与信息,涵盖低保与低收入家庭、农民工、新青年、新市民、三孩家庭等各类群体。公租房APP已覆盖宜春市中心城区10个街道、75个社区、7个公租房小区,实现公租房房源管理、申请、准入、摇号、配租和补贴代发等流程全线上操作,为保障对象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更全面的功能应用。

  智慧化改造

  随着智慧人脸识别系统的提示音响起,门禁闸口自动打开,居民顺利进入小区。6月30日,记者在袁州区怡和花园小区4栋门口看到,小区门禁系统以人脸代替门禁卡,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后,与后台人脸模板进行比对,确认是小区住户或工作人员才会开门,整个过程只需2至3秒。

  “小区门口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后,进出非常方便,也有效防止了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地下车库和楼道都设有监控,非常安全。”小区居民陈女士说。

  近年来,宜春市积极开展公租房小区智慧化改造试点工作,对北辰花园、怡和花园、东升花园、怡欣花园等4个小区进行智慧化改造,应用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安装智能门禁、视频监控等设备,对公租房家庭居住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重点监测长期无进出信息的人员,借助智慧管理系统平台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重点分析,发现不正常情况时,系统会迅速报警,防止转租、出借、空置公租房的行为;安装高清夜视防高空抛物监控设备,有效保障居民的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文件·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首个“医保视频办”服务专区上线
江西妇联多措并举 筑牢儿童暑期安全防线
战高温 保供电
青云谱区开展普及防溺水知识活动
江西保险业员工积极参加献血活动
大学生身残志坚 带动更多残疾人创业
智慧赋能破解公租房管理难题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