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靖安县中源乡拓展全域旅游内涵,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从避暑游到四季游

中源乡吸引了大量游客。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

  邮箱:65204228@qq.com

  电话:0791-86847355

  “炎炎夏日哪里去,爽爽中源等你来”,一句口号,道出了靖安县中源乡的最大特色,今年暑假,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高峰时日接待量超过3万人。近年来,中源乡在做大做强避暑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拓展全域旅游内涵,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并通过智慧平台加强旅游管理和社会治理,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民宿产业迭代升级

  秋日,记者驱车来到中源乡,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往各个村庄,金黄的稻田、碧绿的草地、葱翠的果园和潺潺的溪水,与远处白云缭绕的九岭尖构成一道美丽风景。

  中源乡是潦水之源,赣西北海拔最高的地方。得益于高度、纬度、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有机融合,当地康养旅游、民宿产业蓬勃兴起,登记在册的民宿有721家,拥有3万张床位,带动就业3000余人。

  近年来,当地的民宿业态不断升级,从传统的农家房到统一装修的公寓,再到现代化的高端民宿,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位于三坪村的隐夏民宿环境优美、业态丰富,开业两年来生意红火。中源乡党委宣传委员罗鹏说,民宿请了多名村民来此工作,每人月收入三四千元。

  民宿市场的火热,不仅助力当地村民就业,也为农家特色产品带来广阔市场。47岁的孙小华是民宿的工作人员,她利用业余时间做醋姜、木瓜干、酸枣糕等小吃,摆在民宿的货架上售卖。今年暑期,这些特色小吃为她增加了2000元收入。

  全域旅游内涵丰富

  走在中源乡,各种精心打造的景观随处可见,如星空帐篷、亲水平台、稻田广场……为打破季节限制,中源乡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打造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高品质旅游乡镇为目标,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新建10余个休闲游玩场所及网红打卡地,建设沿河、沿山游步道10余公里,小微绿地、口袋公园20余个;增加黄桃、葡萄、莲子等生态农业观光采摘体验项目,设置游船、垂钓等娱乐项目,满足不同游客、不同季节的旅游需求。

  “我们还引进了一个重点项目,以弥补冬季旅游短板。”罗鹏指着不远处的九岭尖山峰说,“不久的将来,那里就会多一座大型滑雪场。”记者驱车来到半山腰,看到一些冰雪项目设施已现雏形。据介绍,中源九岭尖体育公园暨靖安国际滑雪场项目占地约500亩,分三期建设,首期预计年底完工。该项目拟建滑雪道6条,雪道总长度约4000米,观光步道、森林木屋、公寓式度假酒店等也将陆续打造。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集滑雪、滑草、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游览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户外运动度假公园,为中源乡全域旅游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中源乡党委书记喻雪刚说。

  智慧平台创新治理

  “三坪村注意,你们有几个垃圾桶满溢了,请赶快派人处理。”近日下午,一条通知从中源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5G+长效”管护平台派发到三坪村委会。没过多久,满溢的垃圾桶便得到了清理。

  中源乡通过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有效破解乡村基层治理中的管理难、办事难、互动难问题。记者在中源乡客家避暑特色小镇综治中心看到,全乡各处公共场所的实时画面都在一块大屏幕上呈现。该屏幕可实时反映车流量、停车位、公共厕所的数据,如果游客遇到困难,可在“爽爽中源”微信公众号上发送求助信息,后台工作人员会立即处理。

  喻雪刚表示,中源乡顺应数字乡村发展趋势,搭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5G+长效”管护平台,陆续完成了前端摄像头、污水水质监测、公厕异味监测等设备安装,对全乡11个建制村的村容村貌、庭院卫生、垃圾清运、污水设施、公厕管理等进行数字监管,实现村庄环境管护智慧化。“我们还打造了中源乡客家避暑小镇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可视化态势管控平台及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交通、环保、综治、文旅等各行业、各领域智慧化创新,实现智慧旅游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政文
   第11版:综合
   第12版:公益广告
“指尖非遗”进课堂
党报帮你办
政府食堂开门迎客暖人心
数字化助力古籍保护传承
传统文化润童心
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齐聚一堂谋发展
从避暑游到四季游
用心调解化纠纷
贴心服务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