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春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宜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担保主业“增量、扩面、提质”,着力实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业务产品、聚焦风险防范,切实推动“金融活水”精准引向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实现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活力不断激发,经营业绩全省领先。
以深化改革来“赋能”
为解决融资性担保机构“小散弱”问题,宜春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推进市县“一体化”改革,不断整合县(市、区)担保资源,实现担保区域业务发展“一体化”,目前该公司不仅完成市本级鑫达担保合并,同时与县(市、区)8家担保公司达成合并意向,注册资本金从6亿元增至11.4亿元,担保实力及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扩大了总体担保规模,实现对企业融资的强力支撑。在人才激励方面,该公司将员工绩效工资与企业效益、工资总额、绩效考核全面挂钩,并通过内部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人才。今年以来,该公司选拔了4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层正职和10名主管充实到各部门,内部良性竞争、担当作为氛围愈加浓厚。通过改革,2023年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实现稳步增长,今年1至9月,营业收入达10375.33万元,同比增长43%;担保发生额突破650亿元,同比增长67.23%。
以产品创新来“扩面”
为顺应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宜春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融资担保和非融资担保领域分别推出了相应的产品。融资担保方面,创新金融服务举措,满足企业多元化资金需求,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力,聚焦各个业务板块,不断创新推出“粮食仓储贷”“光伏贷”“云信保”“双创产业园贷”“法拍贷”等多个担保产品,同时创新打造地方版批量担保模式,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机构合作推出“融宜贷”市级批量担保业务产品,业务拓展成效显著。今年1至9月,该产品体系已为149户企业提供了批量担保贷款4.26亿元。非融资担保方面,该公司率先与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实现了投标人“秒审核”、投标信息“秒送达”、担保函“秒开函”,今年1至9月,累计办理非融业务28万余笔,实现收益1248.98万元,同比增长66.46%。累计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占用额超634亿元。
以风险防控来“提质”
为提高担保支农支小的质效,宜春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提升公司的风控水平,在风险控制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方面完善风险化解退出机制。缩小风险敞口,对现有存量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划定风险等级,对关注类、单笔大额度、关联度集中度高的担保业务制定了合理的退出计划,在详细了解企业现金流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对企业正常经营最小程度的影响实现担保责任的逐步消减。今年1至9月,累计完成还款计划1650万元,存量项目风险敞口逐步缩小。另一方面打造专门的追偿团队,坚持“及时快捷、有理有利、抓住要害、宽严并济”的原则,秉持最大化救助企业,体现国企担当的理念,对代偿项目采用友好协商、重新制定还款计划、法律诉讼等多种形式进行追偿。今年1至9月,启动追偿程序13个,其中法律诉讼12起,实现追偿回款812万余元。(刘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