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 朱 波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用坚定而又温暖的话语,以浓浓的民生情怀,道出朴素又宏伟的目标——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讲话彰显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心怀家国、心系人民。在黄土地怀着“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的朴素愿望,在正定大街摆桌子与百姓深入交流,在宁德沿着柴刀砍出的荆棘山路三进山村听民声……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不论身处什么地方,为民初心始终滚烫炽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持续推动每项民生指标在各自的刻度尺上持续攀升。从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从“村超”“村晚”活力四射到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从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到低碳生活渐成风尚……逐一见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应该事无巨细。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奋斗的方向。实践证明,每一件关乎全局的大事,最终都要落实到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基于此,党员干部在谋大势、抓大事的同时,也要善于抓住“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实惠,才能把民生底线兜实兜牢,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站在新年的起点,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财贸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新年开局要下好“三盘棋”
元旦消费“开门红”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土味爽剧”开的头 “品质升级”来收尾
让农民工安心过年
正确看待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