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其实只有极少数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会很快发病,大部分人并不会有症状表现。狡猾的结核菌会在我们体内“潜伏”下来,如果免疫力下降,它就会跑出来让我们发病,这种状态在医学上被称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据估算,我国有逾2亿的潜伏感染人群,其中,学生是容易发生结核潜伏感染的人群。
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调查显示:阳性率随着学段升高而逐渐增加,高中生感染率最高。结核菌为什么“偏爱”高中生?这是因为我们出生后接种的卡介苗提供的保护效果一般持续10至15年,正好在初高中阶段,学生们逐渐失去对结核菌感染的保护性。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性强,校园里学生们学习、生活交流来往密切,部分学生还过着集体宿舍生活,如果宿舍环境卫生条件不佳、通风不畅等,就会给结核菌的传播铺设“温床”。其次,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常常伴随着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营养状况可能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这正好又让结核菌有了“可乘之机”。
潜伏感染的学生一旦发病,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还影响学业,父母应该采取行动帮助自己的孩子远离结核病,可以试试以下这几点——
提高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了解结核病的危害和常见症状的识别,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结核病。
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家庭及个人清洁卫生很重要。
增强身体抵抗力。免疫力是抵御结核菌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和正常的作息时间,都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做结核病筛查。新生入学时要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管理规范的要求开展结核病筛查工作,家长也可在必要时带孩子去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检查,以早发现早预防。
尽早预防。一旦筛查发现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也不用怕,可以通过特定免疫预防制剂的预防性治疗来降低发病风险。
及时就医。如果已经确认出现了明确的结核病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