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惠珍 李滇敏 毛江凡
“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是人们对绍兴这座城市的美誉,也是绍兴最有传播力、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把一座城市比喻成一个博物馆,这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大越到山阴,从会稽郡到越州城,从绍兴府到如今的绍兴市,城市的名称在变化,而旷古久远的文脉,底蕴丰厚的文明,一直贯穿古今,传承不息。
千百年来,这座风景秀丽、人文渊薮的江南水乡,孕育了无数文化名人,不仅为中华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更以其卓越的风采和坚韧的风骨,展现了绍兴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与品格。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魏晋风度的王羲之,狂狷不驯的徐渭,知行合一的王阳明,还有那横眉冷对、铁骨铮铮的鲁迅,外表儒雅、内心刚毅的蔡元培,侠义肝胆、慷慨赴死的秋瑾……这些名士的家国情怀,让绍兴这座城市,从血液里就散发出不屈的骨气。
借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举办的“循迹溯源·运河文化绍兴行”百名文化记者采风之机,我们走进绍兴,感受千年古城的历史风韵,触摸人文绍兴的魏晋风骨,品读江南越州的别样风采。
一
从空中俯视,绍兴宛若一座漂浮于水上的城市。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千百年来,一叶乌篷船,划开纵横交错的水道,一圈圈漾开的涟漪,荡出这座水城的前世今生,投映出这座古城的千年印记。
这一脉好水,既成就了绍兴的“鱼米之乡”,更孕育出源远流长的绍兴水文化。
在会稽山大禹陵,在浙东运河博物馆,我们开启了一条河流、一方山水的回溯之旅。
大禹,是我国传说中远古时代的治水英雄和夏王朝的建立者,根据历史传说,大禹的足迹遍布全国。“盖九州之中,禹之迹无弗在也,禹之庙亦无弗有也”,而以传说之早、遗迹之多、记载之详、流传之久,则非绍兴莫属。
禹陵、禹祠、禹庙、禹穴等禹迹,静静地坐落于绍兴会稽山,向人们诉说着英雄大禹的事迹。据文献典籍记载,在绍兴市范围内共有120余处禹迹,在民间自然也流传有许多与大禹有关的故事。
传说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神州大地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方略。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商议派谁去治理洪水。首领们一致推荐了鲧。
尧对鲧并不信任,在首领们的坚持下,只好勉强同意。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苦心劳身,历尽艰辛,锲而不舍。
据记载,大禹曾先后两次来绍兴治水,“毕功于了溪”,地平天成。宋代文人王十朋曾有《了溪》诗云:“禹迹始壶口,禹功终了溪。余粮散幽谷,归去锡玄圭。”
《尚书益稷》中称,当禹治水经过今绍兴城西北面的涂山时,与一个仰慕他的姑娘一见钟情,结为夫妻。新婚才四天,禹就惜别娇妻,匆匆踏上治水之路,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禹率众人路过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岳母赶过来告知妻子生了病,大禹治水任务紧急,没进家中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他仍然过家门而不进。第三次,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大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又忍着没进去探望。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成为代代相传的美谈和夙夜奉公、担当作为的典范。
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今绍兴嵊州),见剡溪浊浪滔天,而水流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导致水位猛涨、洪水四溢,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大山一角,将洪流导入舜江,于是组织民众并带头掘土。
大禹治水功毕,民工弃余粮于此,当地人知道这是大禹的粮食,就将当地的一种石头称之为余粮石,而那座山,就是今天的“禹岭”。
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大禹终于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驯服了洪水,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治水成功后,大禹在今绍兴涂山会盟天下部落首领。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涂山》有云: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帛走如雷。防风谩有专车骨,何事兹辰最后来。
诗中叙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禹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涂山会盟时,召集天下首领,共同规划部落联盟的治理模式。开会时还有个小插曲,大家都到齐了,只有防风氏迟到,为了严明纪律,禹就把他处死了。
《史记·封禅书》记载:“禹封泰山,禅会稽。”说的就是大禹在涂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史记》还记载了西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因大禹葬于此,涂山更名为会稽山。
那么,大禹为什么会在绍兴去世呢?《史记》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由此可知,大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接了他的帝位,并非他自己的本意,实乃是人民群众的呼声而然。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禹在位10年,去世后葬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距今已有4000多年。如今,在大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户多为姒姓,也就是禹的后代,至今已传至144世。
会稽苍苍,若耶汤汤,祭奠崇隆,千秋享祀。如今,每年谷雨,绍兴大禹陵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禹典礼。来自海内外的宾客,汇聚于会稽山庄严肃穆的大禹陵祭祀广场,追念先祖的圣功伟业,这也是绍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6年6月,大禹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大禹祭典成为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祭典之一。
而我们也愿意相信,大禹作为古代绍兴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人们纪念他,更多的是他身上拥有的那种朴素勤劳、大公无私的品德,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或者也可以说,大禹精神是绍兴人民勤劳、智慧、勇敢的象征,是千百年来绍兴文化的一个深邃截面。
二
如果大禹绍兴治水的故事因传说而美丽,那么,这座城市留给我们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那种看得见、摸得着,又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魏晋风度。
王羲之、王阳明、徐渭,就是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
与王羲之相差五个朝代、与王阳明同一时代却小49岁的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曾经著文谈到过他的两位老乡王羲之、王阳明。他说:“古人论右军(王羲之)以书掩其人,新建(王阳明)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这是他对两位同乡先贤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公元351年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随后迁居至会稽郡,即现在的绍兴市,人称“王会稽”“王右军”。他当年的居住地,位于绍兴越城区书圣故里历史街区,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最朴实熨帖的老城生活,还可以追寻藏在其间动人的古城旧事。
走在街区里,那些悠长寂静的小径,一个个先贤的面孔像留影机一样一闪而过,似乎转个身就能邂逅一段历史。而小巷的尽头,一艘艘乌篷船荡过水面,年轻的游客穿着古装,在石桥上打卡拍照,河岸的人家在房前晾着衣服,生活的琐碎和诗意同框,船行一路,人生百味里的气息与景况浮现如初。
题扇桥前,一组铜像定格了千年之前书圣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瞬间,而桥侧房舍洁白的外墙上,则写有其《快雪时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其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极致的流利秀美。即使偶尔重心忽左忽右,全局依然匀整安稳,呈现出不失平衡的美感。
可以想见,1000多年前,在一个大雪纷飞、倏然而停的日子里,正于家中守着红泥火炉、手握绿蚁新酒、好不惬意的王羲之,写下了这封全文仅28个字、却被后世奉为“天下法书第一”的《快雪时晴帖》时,那是何等的快意。
而在离书圣故里15公里外的兰渚山下,那流传千古的曲水流觞故事,正在兰亭景区重现。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举行修禊活动。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载:“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祓禊仪式后,王羲之等人传承古俗,流觞赋诗,最后众人之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今日的流觞亭,位于绍兴市兰亭景区内。流觞亭匾额上书“曲水邀欢处”五个大字,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流觞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小溪,这就是兰亭序里有名的曲水。
流觞亭是兰亭景区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清代。亭内墙上挂着一幅“流觞曲水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有的低头沉吟,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醉态毕露,令人叫绝。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富有创新精神,这正是他的艺术风格和文人风骨所在,他的书法作品也成了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典范。
兰亭雅集与兰亭文化因时相传。如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曲水流觞处,绍兴当地都会举办隆重的兰亭书法节,至今已举办40届。这项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一次全面深入的兰亭文化体验,更是后人纪念王羲之最好的文化传习方式。
与王羲之一样,他的本家王阳明,其书法艺术造诣也很高,盖因阳明先生在思想领域的成就太过突出,反而让大家忽视了他的书法水平。正所谓悟道之人一通百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书法造诣相得益彰。
因为触怒权贵,王阳明被贬贵州蛮夷之地,在人生的绝境当中,他摆脱了程朱理学的束缚,主张“知行合一”“心即理也”,万物之理只在内心。王阳明这段思想顿悟的经历被称为“龙场悟道”。
与王羲之不同,王阳明一生颠沛流离,大多在外为官,客居他乡。他立德、立功、立言及“文治武功”的实践之地,基本上都在江西。
然而,故乡永远是他心中最柔软、最牵挂的地方。
王阳明一生6次回到家乡,总计15个年头,占了他生命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自50岁至56岁,足足住了7个年头。在家乡,王阳明修炼洞天、建造府第、收徒讲学、郊游祭祖,至少留下了13处遗迹。
因在江西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立了功,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于是,他在父亲王华原状元府第的基础上,扩建成了新建伯府,民间多称伯府。伯府建有大厅,多作讲学之用。另有天泉楼、碧霞池、观象台等建筑,也是王阳明讲学的重要地方,可惜后来为大火所毁。
2020年夏,绍兴市启动了伯府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重修工作。如今,王阳明故居(新建伯府)和王阳明纪念馆已建成并开放,纪念馆外观从阳明心学的传统文化经典出发,借助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的特点,沉浸式展现了阳明心学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梁启超曾经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另外半个是曾国藩。王阳明当得起这个称号。
1529年1月9日,当王阳明在江西大余青龙铺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字遗言,与世长辞之时,他的小老乡徐渭才8岁。徐渭虽然没有得到过王阳明的亲自教诲,但他的老师季本,却是王阳明嫡传弟子。
或许,这就是冥冥中的最好安排。
徐渭27岁拜季本为师,相见恨晚。他曾有“廿七八岁,始师事季先生,稍觉有进。前此过空二十年,悔无及矣”之叹。通过季本和王阳明的另一个弟子王畿,徐渭与王阳明之间建立了密切的思想和师生关系,他不断学习和实践阳明心学,真正领悟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徐渭一生命途多舛,困厄重重,故而他的为文,是以现实人生为写照,“侘傺穷愁”、悲鸣自放乃其主要内容。到了晚年,他形单影只,老病缠身,可谓凄凉。但徐渭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艺术上,他就像一只从草丛里惊起的雀鸟,在经历了上升途中所有的狂风暴雨之后,终于升向了高空,并瞬即化为大鹏,翱翔于云端,他的书法、绘画、诗词乃至戏曲、军事,无不令后世的仰望者为之惊叹,他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更在斑斓多姿的中华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王羲之、王阳明、徐渭,高远正直也罢,光明磊落也罢,狂狷孤傲也罢,作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典范,他们的名字,早已在古越大地上翰墨流芳。
三
宋代大儒张载曾写下著名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绍兴,历代文人士大夫亦以此为人生理想。而近代以来,一大批绍兴志士仁人,以品格高蹈、家国情怀为立身之本和人生追求,走上了革故鼎新、焕变时风的道路。最有名的,自然是一支笔杆救民心的民族脊梁——鲁迅。
地处绍兴越城区的鲁迅故居,是一栋清代老台门建筑。走进院内,扑面而来的是一张张充满稚气却又青春洋溢的脸,这些研学的孩子穿着统一的校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们一边认真地听着、记着,一边回味着课本里的鲁迅那天真无邪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鲁迅本姓周名树人,1881年在浙江绍兴一个叫东昌坊口的地方出生。1900年外出求学前一直生活在这里,后来回到家乡工作时也住在祖屋里。
少年鲁迅的欢乐并不长久。他曾经自述:“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受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
可以说,这段生活对后来的鲁迅影响很大,他性格中的冷峻,他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都与此有关。
不久后,鲁迅远渡东瀛学习医学,本意悬壶济世,医救苍生。但在日本了解到日俄战争时期,国人面对在自己国土上为非作歹的强盗,不但表现得麻木不仁,有的还当起了汉奸,那一刻他如醍醐灌顶般彻悟:国人的身体固然还不够强壮,但精神上的问题更大。最终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戈,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文字这味药,来唤醒那些还在沉睡的国民。
鲁迅所处的时代,恰逢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时期,文坛上能人辈出。但鲁迅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却是其他文人无法企及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他的文学才华和社会责任感,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为绍兴文化注入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正义感,他的伟大超越了时代。
蔡元培的故居,也在绍兴越城区,离鲁迅故居不远,同样是一座清代老台门建筑。
蔡元培,号孑民,生于1868年,长鲁迅13岁,童年与少年在绍兴长大,与鲁迅家有世谊。25岁他高中进士点为翰林时,12岁的鲁迅刚走进“三味书屋”。作为同乡和师长,蔡元培对鲁迅有知遇之恩,提携扶持不遗余力,诚如郭沫若所说“对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
1894年,蔡元培27岁时,甲午战争爆发,他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并参加反清帝制的斗争。辛亥革命后,留欧归国的蔡元培已闻名中外,于1912年1月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1916年12月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蔡元培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美国学者杜威曾这样评价蔡元培:世界各国的名校校长中,在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以一个校长身份能领导大学对一个民族和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恐怕只有蔡元培一人。
可以说,蔡元培和鲁迅这对同乡,对中国现代文化贡献卓越,堪称并耀于世的双子星座。而更让人惊叹的是,绍兴为北大“贡献”了4位校长,在北大120多年的历史中,占了近七分之一。除了北大精神之父的蔡元培,其他三位分别是何燮侯、蒋梦麟、马寅初,这些绍兴籍校长,以不畏强权的风骨、宽容大度的胸怀、深厚的学养,为北大、为中国近现代的教育与文化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民国时期,绍兴还涌现出以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志士,这三人被并称为越城“辛亥三杰”。绍兴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光复会的大本营。一大批革命志士发扬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大无畏的气魄投身到国家与民族前途的斗争中,用血汗与生命,谱写了绍兴近代史上辉煌的一页。“辛亥三杰”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人物。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来,绍兴对名人故居、遗迹的文化发掘保护、活化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修缮、新增开放名人故居20多处,并将其纳入重塑城市文化体系中。绍兴的名人故居不“孤居”,老故事被赋予了更多更精彩的新内容。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专属符号,绍兴则始终和名人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名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名人故居则是折射名人文化和铸造名人成就的载体,是城市的物化记忆和档案。作为触摸历史的“活化石”,名人故居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魅力,对一个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绍兴,今更兴。
弘扬名人文化,赓续名人风骨,传承名人精神,绍兴正借助名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尚,在挖掘城市历史和守护城市文脉中,推动文旅融合,为绍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千年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散发出璀璨的光彩。
绍兴的柔美,因山水的氤氲而丰盈;绍兴的风骨,也必将因名士的浸润而升华。
(本版图片由毛江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