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方砚台里的文化景观

  □ 吕富来

  婺源,是“中国歙砚(原产地)之乡”。国家级非遗歙砚制作技艺“以刀为笔、以石为纸”,一手绝活“落纸烟云”,勾勒万千气象。时至今日,散落在婺源城乡的2000余名砚雕艺人、500余家歙砚生产企业(作坊)仍薪火相传,形成了大畈村、砚山村、济溪村等“一村一品”示范村,带动了上万人吃上“砚台饭”。

  走进婺源县江湾镇大畈村,一条“前店后坊”的歙砚文化产业街,有制作工坊200多家,艺术范儿扑面而来。在这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一个个家庭作坊里频频传来“滋、滋、滋”的砚石切割打磨声;展厅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歙砚作品令人应接不暇。

  龙尾砚,即歙砚。歙砚石材产于婺源龙尾山。因婺源曾隶属歙州,古时“物以州名”,故婺源所产之砚称为“歙州砚”(简称“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中叶至今,婺源已有1300余年的制砚历史。歙砚以其温润的优良材质、美妙的天然纹理、精美的图案纹饰,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歙砚作为贡砚,明确见于史籍记载的朝代有南唐、宋朝和清代。歙砚最早入贡的成说,见载北宋治平三年(1066),婺源县令唐积所撰的《歙州砚谱·采发第一》:“婺源砚……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献砚并斫砚工李少微,国主嘉之,擢为砚官……”

  游客看歙砚,不单欣赏一块石头,也在探寻一种文化。

  “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爪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厚而坚,足以阅人于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苏东坡所作的《孔毅甫龙尾砚铭》,对龙尾砚极度赞誉。此铭由物及人,从对砚石的赞誉转而抒发出对君子“厚而坚”“朴而重”的赞叹,引人深思。

  南唐后主李煜赞誉:“澄心堂纸、李延珪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冠。”

  李后主的赞誉和苏东坡的铭文让龙尾砚赢得了世人的瞩目。2006年,婺源歙砚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砚山名篇传千年,砚雕佳作润人心。”1979年,龙尾砚被选为访日国礼。同年10月,婺源龙尾砚在北京展出。享有“砚国明珠”“石冠群山”盛誉的龙尾砚,声名鹊起,扬名海内外。

  如今,婺源砚山方圆15公里的不大区域里,“歙砚发源地”砚山村、“中国歙砚第一村”大畈村、“徽州文教科举世家”济溪村等歙砚名村星罗棋布。大畈村还有“中国民俗文化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江西歙砚艺术之乡”等称号。为了让沉睡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大畈村于2022年建成了婺源歙砚文化博物馆,展品以歙砚为主,并展陈了歙砚故乡进士、出土碑刻文物等篇章,长年接待研学团队。如今,全村从事砚雕行业人员达千人,可谓“一个展馆兴了一个村庄”。

  或许是受歙砚厚而坚、朴而重的熏陶,一个小小的大畈村,历史上竟走出了48名进士。而一方龙尾砚,无疑是有着哲学意味的文石:石硬却有柔性,石冷却含暖意;砚石上的精美纹饰,就像一部“无字书”,不论是古苔幽径、云影高梧,还是清溪一舟、世外渔隐,无不延续着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

  “书外求书”“砚外求砚”,时至今日,一个个婺源歙砚名村,仍源源不断地培养、锻造、输送着点石成金的砚雕师傅。他们在方寸之间独运匠心,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人雕砚”,也是“砚雕人”。

  清代王芑孙说:“‘我心匪石,忌贪墨’,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亦不可一时不洗心。”看来,刻砚即刻苦、品砚即品格、洗砚即洗心。

  石滑如镜,可照见人,是为“砚”也。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以砚为镜,时常照镜观己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资讯
坐下来 “恰”碗茶 听着戏 把理讲
一方砚台里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