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继红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兵 王蕴蓉 摄影报道
沐着朝阳,在浔阳江最美岸线上串珠成链的文化遗迹中慢跑,感受夏天的微风和长江的诗意,这是九江市民“打开”一天的新方式。
行走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滨江绿道上,一处形似琵琶的城市书房格外醒目,步入其中,便可在书籍的海洋中尽情游弋。
徜徉在九江市博物馆,“江河撷珍 辉彩物华”特展润物无声,让人领略九派云横的文化内核与大气磅礴的长江文明。
在湖口县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可以一馆看遍长江全流域淡水鱼类,幸运的话,还能在江豚湾亲眼目睹“江豚吹浪立,沙鸥得鱼闲”的生态美景。
入夜,彭泽县狄公楼前的广场上,市民或悠闲散步,或踏歌起舞,处处洋溢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欢乐氛围。
保护不是将文物和文化遗产束之高阁,最好的保护是让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本着“还江于民、便民利民,生态优先、文化铸魂”的原则,九江市对长江江堤外滩和堤内进行景观改造、种植绿植,在相对开阔的地段为群众打造景观游园,一条集“守护长江、美化长江、展示长江”于一体的沿江生态廊道基本成型。
如今,长江沿线的文化遗迹、文化地标,已成为承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人们在这些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里陶冶情操、放松身心,长江文化所彰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这里引导、凝聚、激励着人们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共饮一江碧水,共享精神家园。这幅因长江而生,由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健身广场等组成的文化长卷,沟通历史与现实、连接传统与现代,让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实践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