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归人之心与过客之思

  ◀《莽苍集》

  三 子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 范剑鸣

  不得不说,以长诗《莽苍集》作书名的三子诗集,试图带给读者一种人间苍茫、天地莽苍的印象。《莽苍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24年4月)中的三辑诗歌,有意编织了太古、近古、当下的三重时间维度。第一辑“恩江镇”以组诗(接近于长诗)的形式,故意将诗人真实的游宦之地模糊与锐化,将诗人身影拉向近古(古典)时空。而第二辑“造塔记”中呈现的,是小区、公园、地铁等生活场域,是家居、散步、上班为主要内容的当下图景,有着世俗生活的在场感。第三辑“莽苍集”集纳了诗人几部重要的长诗,集中将诗人定格在一个太古时空,呈现一种俯看尘世、凝视人间的“域外”视角。这样一来,三子诗集的总体意图便渐趋明显,就是要以化实入虚的诗歌笔法,揭晓诗人在尘世的两种人生体验:归人与过客。

  其实读者更需要把“恩江镇”当作一首长诗来阅读。35首短诗,让人看到一位诗人对游宦之地山河故人的低回流连。它必定会给读者带来巨大的迷惑:这就是三子工作了多年的地方,一个21世纪的赣北小城?小城何以在诗歌中化城为镇,彻底变回了明清风貌的城关镇?反差带来的张力,巨大的化实为虚的能力,显然不是常见的诗歌笔法,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在三子的故乡小城,古代的文人也常常写诗,比如写绵江八景、写双清柳渡,比如清朝的朱维高写“柳色参差阴碧溪,枝枝交影拂长堤”,比如纯粹的过客苏东坡写“天籁远兼流水韵,云璈常听步虚声”,但他们标识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诗歌总体也是写实的。而三子的“恩江镇”在现代诗中对接的古典传统,让他脱尽世俗身份。

  诗人笔下的恩江镇,更像是古典诗歌中的江南小镇。听戏,橘园,江畔,古渡,元夜,书生,这样的标题就有明显的古典倾向;画虎为生的人,撑船的人,长春寺的僧众……“恩江镇”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第一次有了这样古雅的诗歌身份。诗人在序诗般的《光影》中写道:“我在小镇住了七年/也看着驼背桥洞里的水/又流了七年”,尾章的《告别》和《火车》,又分明看出诗人所作不在游宦之时,而是离开之后的回望。“我在小镇出没,变换着/两张不同的面孔/一张是归人/翻过来的那张,叫做过客”(《面孔》)三子在“恩江镇”追问的是岁月,是人生,是文化长河之中一抹个人的身影。

  正因为有了“恩江镇”定调的时间维度和文化风貌,“造塔记”中的尘世之思与“莽苍集”中的远古之思,有了一个较好的过渡。“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将词语和修辞搬到/更高的山”(《造塔记》),这显然是诗人三子的自况。而这样的自况在诗集之内有一个真实的注解,那就是“莽苍集”中,三子通过创造性的、狂飙式的长诗写作,将自己的艺术境界搬到了“更高的山顶”。七篇长诗中,除了《重卡车之夜》《十一楼》是尘世经验的直接处理,其余五篇多是截取或截自文化意象,对现实感受包括“归人与过客”的感受,放进了东方文化的长河之中观照和重塑,而长诗《莽苍集》《堪舆师之诗》无疑是压卷之作。

  《堪舆师之诗》共十四节,就像十四个漂亮的水漂,每一个单独看上去像一曲小令,从写作修辞的展开和意义结构的完形来说,它们保留了三子简洁圆融的习惯——当然这不是说它们是独立的、并列的,这容易跟组诗混为一谈。事实上,这十四个乐章像水漂那样跳跃着、递进着,在不断的书写中完成对一个尘世角色的再造,一次天地人生的参悟。无论是题材的独特性,还是体式的空前性,《堪舆师之诗》都是三子写作的一个超越,即所谓的阶段性成果。

  《莽苍集》是继三子《堪舆师之诗》之后又一部长诗力作,两者在气息、体制、手法及至思想内容上,皆有相衔相接、相呼相应之处。两部长诗都在东方神秘主义的人文情境中,塑造了“人类命运勘探者”这样一种角色。如果说《堪舆师之诗》中的“堪舆师”源自民间世俗社会的实有角色,《莽苍集》那位“躲在土里翻书”的智者,则完全是诗人对生生不息华夏文明的体认和创造。《莽苍集》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庞大的文本呈现了东方知识分子的思考方式,呈现了华夏文明对大历史和大时空的浸染。人物的创设和塑造,是诗人达成心志书写的关键。

  正是有了“莽苍集”的太古之思,读者在阅读整部诗集时就不难理解,三子在“造塔记”和“恩江镇”何以能够自如地以古为今、以镇替城、以远视近,在诗歌写作中何以偏爱使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因为归人之心与过客之思,本身能够轻易地造就一种既实又虚、既远又近的文化时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向新前行 立而有责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资讯
山川异域 万里同心
归人之心与过客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