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忠萍 徐 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是我们党增长智慧和汲取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源泉。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中汲取改革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核心要义
我们党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时间里取得历史伟绩,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源自人民,改革的智力支持来自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之源”和“智慧之源”问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决定力量,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力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立场和观点,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力量,不断解决改革的具体和实际问题,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来源”之问。
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创造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才是“唯一具有首创能力的阶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变革的是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位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前沿,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新鲜经验、优秀做法来自基层探索,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人民的首创精神为改革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提供了不竭智力。一是思想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在党的领导下,鼓励人民群众勇于开拓创新。二是实践上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三是在理论上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中生成的最新经验和优秀做法,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走深走实。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抓改革、促发展。改革为了人民,人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主体。增进人民福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成效如何,人民是最终评判者。群众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是检验改革含金量的最终和最高标准。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一方面,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的源泉。坚持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理论源于实践。处在实践最前沿的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推动形成了对改革的各种局部规律性认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人民的创造性智慧是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面临的陡坡和险滩比以往都要多,唯有躬身拜人民为师、问计于田野,才能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化作驱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历史巨轮的动力。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汇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动能
人民群众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参与者,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的共享者。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就要多措并举,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汇聚起改革的澎湃力量。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凝聚改革的磅礴伟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要扎根群众心间,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社会公平上持续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民实实在在地享受改革成果。要发挥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凝聚起改革最磅礴的力量,夯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之基。
坚持畅通民意渠道,汇集群众的无穷智力。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代表社会的期盼和诉求,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要畅通“线上+线下”民意反馈渠道,掌握群众在实践过程中所表达的意愿,将群众的意见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要切实处理好群众的需求,群众的呼声越强烈,越能代表社会的关切,越是要主动去帮助群众解决。要积极收集群众的建议,汇集群众的无限智慧,更好地推动改革的事业稳步向前。
坚持俯身问计于民,挖掘人民的创造潜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将问计于民摆在各项改革工作的突出位置。要主动开门问策,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求得金点子、妙方法。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增进人民福祉和当前人民的所需所盼结合起来,找差距、补短板,从群众创造性实践中找到痛点、堵点的解决之策。要俯下身子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请教,不断挖掘人民的创造潜力。
坚持筑牢人才根基,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人民群众当中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人才的创新引领支撑。要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善于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要赋予人才更大的决策权,确保人才有施展才干的空间。要实施更积极的人才激励政策,尊重人才、敬畏人才、爱惜人才、善待人才,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保障人才待遇,激发人才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创新力量。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