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仕琼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民族的共同记忆不会散去,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愈加历久弥新。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史的书卷不断翻动,把我们带入那个烽火年代。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策划“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又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且步步紧逼的侵华行径,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首先就要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发扬光大。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面对敌寇入侵、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的民族苦难,中国人民怀着对国家的深厚感情,跟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殊死搏斗、不屈抗争。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不讲条件、不论生死,爱国主义始终凝聚起团结奋斗的澎湃力量,成为我们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的强大精神内核。
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决定一个民族存续的精神品质,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而永不屈服的高尚追求。“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民族气节不仅体现在军人身上,也存在于广大普通老百姓心中。1937年进入全面抗战后,四川北川县的青年学子王建堂毅然投笔从戎,临出征之际,白发苍苍的老父亲给他送来了五尺见方白布做成的“死字旗”。除了旗帜正中一个大大的“死”字外,一边还写有小字:“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无数国人心存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英雄,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巍峨的精神丰碑,传承着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精神魂魄。抗日名将吉鸿昌在刑场上以树枝作笔,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诗句以明心志;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艰难环境中,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直至最后一刻也宁死不屈;还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群体,他们用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我们不能忘记英雄的故事、英雄的精神,更要继承好他们的遗志,在新时代建立新功勋。
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战胜黑暗,进步必将战胜反动。挑战和平、破坏和平者,无论多么来势汹汹,终究不能持久;无论曾经怎样猖獗,终将自取灭亡。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只有抱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才能克服一切不利条件去争取胜利,让正义和光明在历史的浸染中变得更加隽永深刻。
胜利来之不易,和平需要捍卫。当前,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向世界带来和平的力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