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
仲秋时节,走进信丰县正平镇仙济岩村的仙济谷农旅融合产业园,在春满心田富硒家庭农场,富硒水稻、蔬菜长势喜人;在花团锦簇的欣园农庄,网红打卡点人声鼎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荒山和废弃的苗圃基地。
怎样才能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起来,让各类项目资金、土地资源发挥效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产业业态,成为正平镇党委政府的共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建立‘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控股、村民入股合股经营的联农带农机制,统筹各级发展类、扶持类资金,在符合政策要求、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入股经营主体,让资金变股金,同时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正平镇党委书记许明星说。
仙济谷农旅融合产业园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按照“农旅企业+村集体+农户(脱贫户)”的模式,该项目以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政府项目资金入股的形式,整合项目资金560万元,对村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引进5个产业公司共投资近9000万元,打造了产、学、研、农、旅多元业态融合的农旅融合产业园。目前,产业项目由企业经营,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
昔日荒山摇身一变,成为金山银山。去年,仙济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98万元,带动132户村民户均增收1万多元。2023年,累计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500万元。
“我们摸清了本村闲置校舍、荒山等集体资产和资源状况,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经营改革。这个项目占地10亩,通过盘活村小闲置校园,总投资120万元,建设7人制足球场及宿舍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后将形成绿色富硒农场、生态民宿、园林式餐厅等乡村旅游新业态,能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更多收入。”在仙济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吴光玉看来,村民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对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增效,严格控制经营风险,也是农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腾岭村通过项目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入股,专业公司指导,产业投入的多元化,有效盘活了资金运转的联动机制,降低了村集体发展产业的风险。
走进腾岭村智能养鸡场,现代化鸡笼一字排开,智能显示屏上,棚内的温度、湿度、体感温度等数值不断跳跃……2021年,腾岭村以“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30万元,合作社入股32万元,村民流转土地入股,与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成腾岭村智能养鸡场。
“通过项目资金支持、村民入股,由公司提供鸡苗、设备、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技术、销售等后顾之忧,降低了村集体发展产业的风险。去年,养鸡棚项目投资回报率达30%,出栏肉鸡8.4万羽,为村集体与合作社各创造收入7万元左右,入股村民每户增收1万元以上。”腾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联福说,现在很多村民看好养鸡这个项目,希望能够入股。
乡村经济要搞活,就必须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全民参股、全村抱团发展,实现利益共享。
“做梦都没有想到,我在蔬菜基地每年能赚到2.5万余元。入股蔬菜产业专业合作社,每年还有分红。”9月6日,一打开话匣,球狮畲族村村民蓝光庭激动地说。
眼下,球狮畲族村蔬菜基地种植的苦瓜、豆角、辣椒长势喜人,村民忙着对采收的蔬菜进行分拣装车,由冷链物流车发往浙江等地。
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脱贫户”模式,成立畲乡乐蔬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建起8.3万平方米的蔬菜产业基地,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
除了蔬菜产业,该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广东省南雄市千帆农旅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信丰雄狮腾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集土地流转、基地种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于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金丝皇菊产业链,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9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
为盘活分散资源,球狮畲族村还联合庙下村采取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方式,统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50万元,在庙下村规划建设数字化养鸡场。
“我们打破村与村之间的地域、资源壁垒,探索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模式,以租赁的形式,把鸡棚承包给第三方,每年每村固定收2.5万元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球狮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贤华说。
如今,正平镇8个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50万元。村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接下来,将瞄准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运行机制,多措并举激活乡村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让村民更大程度、更加广泛享受发展红利。”许明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