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于都当地百姓拆下自家门板,架设浮桥帮助红军顺利夜渡于都河,开启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90年后,诞生在贵州遵义的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五局),重返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设计建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工程——于都县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为苏区人民精心打造一条以红色文化遗产为展示主题的历史文化街区,接续唱好老街的“长征组歌”。
奏响长征组歌的现代旋律
“孩童从军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而立回乡仍披甲守护一方平安”,“红军之家”门口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这个院子里,缠着爷爷说长征的故事,每每看到他身上的弹孔,都深受震撼,仿佛一枚枚无声的勋章,承载着那段传奇的经历。”于都县居民杨琦指着客厅里的老照片说。
随着岁月侵扰,承载着长征印记的“红军之家”日渐斑驳。在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需要修缮的红色文化建筑有易氏民居等5处,周边环境需要整治的有11处重点红色文化遗存。
如何让镌刻在老街红色文化建筑群上的“长征组歌”焕发新生,中建五局下足绣花功夫。遵循“只修不建、修旧如故”原则,对建筑进行微改造。针对“红军之家”破损严重的青瓦屋顶和部分外墙进行修缮,门口对联处保留原貌;保留长征元素,对建筑上的长征时期标语进行一比一修复还原,提取红军长征渡河中的船与水的两种意象设计标识系统,让红色文化浸润老街的每一处肌理。
“这次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没有大拆大建,一砖、一瓦都还是原来的味道。”杨琦笑着评价道,“我们用歌声传扬长征精神,而你们用建筑镌刻长征历史。”
中建五局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始终秉承‘信·和’文化,扛稳每一份责任的担子,走稳每一步发展的路子,以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闯劲,以一个个优质的项目工程,全面助力于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留住历史建筑的时光档案
历经千年,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了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包含不同时代的建筑,涵盖民居、宗祠、骑楼商住等多种类型,保留了赣南客家文化、理学文化等于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遗存,承载了于都人民的文脉乡愁。
如何在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同时,让古建筑物更好得到保护?同样考验着中建五局项目部的匠心。
阳光从天井洒落,新刷的桐油在木柱上熠熠生辉,散发着淡淡的植物香气,在黄氏故居的房梁修缮中,保留老柱子,刷上桐油防腐;从断壁残垣到美轮美奂,温氏民居每一块可用的老砖瓦片、充满地域特色的红砂岩门头、上百年的木柱基础都保留了下来,历史建筑在保留风味的同时焕然一新。
“我们结合老技术,也采用了新做法,比如原始的屋面工程采用檩条直接盖瓦,我们新做法是檩条-椽子-望板-防水卷材-椽子-盖瓦,这样做能增加防水,同时小青瓦屋面结构更加稳定。”项目设计经理龚岳嘉介绍道。
拂拭带着岁月尘埃的门牌,包裹好拆下来的老电灯,项目团队为了守护好那一份乡愁,为上百个老物件进行编号,整理了一份特殊的档案。在20栋历史建筑和建议历史建筑修缮完成后,这些老物件将成为屋内的装饰,点缀成时间长河的浪花,让文脉乡愁在这条千年老街永续流淌。
打造宜居宜业的活力新街
106个楼栋外立面改造和功能提升、2.6公里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改造,为了实现历史风格和现代便捷的统一,中建五局从设计上做了巧思。
按照功能定位,将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三核、五街”,根据不同的分区特色统一风格,比如“于都味道解放路”,外立面重点展示骑楼特色,打造成集中客家美食、于都风味等业态的美食商业街。为了解决排水问题,项目团队保留了天井排水和具有功能性的明清时期沟渠,在改造区域统筹规划雨污分流系统,并且与临近的渡江大道和马子口河改造项目联动,污水汇入渡江大道污水管道再排到污水处理厂,雨水可以直排到马子口河。
走在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青石板路上,这条千年老街日新月异,居民幸福感越来越强,游客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我也是在老街长大的,希望通过红军街历史文化街区向游客更好地展现长征源头、红色圣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纪念园管理办主任钟敏说,“中建五局建造的于都长征学院,让外地游客从原来到于都过境游变为过夜游,破解了城市旅游发展瓶颈,带动了红色旅游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中建五局用心用情助推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让马子口河从“臭水沟”蝶变成“景观河”,让渡江大道升级为于都河畔风光带,让胜利大桥联通于都河两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让于都长征学院带动“过夜游”,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建筑力量。(齐 鑫 施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