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数字经济发展“任督二脉”

——看井冈山经开区如何走好以“数”谋新之路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歆

  全区115家企业签订改造意向协议、28家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至L6级以上,培育省级“数字领航”企业、“小灯塔”企业、数智工厂等潜在标杆示范企业30余家,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近年来,井冈山经开区通过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通数字经济发展“任督二脉”。

  近日,记者走进井冈山经开区,看当地如何走好以“数”谋新之路。

  为传统制造业插上数字翅膀

  走进吉安生益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60多台智能仓储运输车、100多台机械手臂等各司其职、高速运转,十足科技范儿让人印象深刻。“基于5G网络的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我们打造了国家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场景,实现自动物流和大数据管理,生产过程参数做到自动采集和下发,产品皆可全流程追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数字化转型中,井冈山经开区把主战场放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持,让“经开制造”进一步向“经开智造”转变。

  类似生益电子这样的高智能化、高自动化、高信息化的新型绿色工厂,如今正逐渐成为井冈山经开区的主流。木林森公司高端RGB小间距MiniLED、Micro LED显示产品制造项目中,通过手机和电脑可全流程监控每道工序、每台设备,焊线机、点胶机、分光机等数控化装备的机台效率提升25%、能耗降低20%。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机器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有效提升产能、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并实现节能减排。

  “我们正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答好数字化转型这道‘必答题’!”井冈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释放数实融合更大能量

  走进井冈山经开区瑞声电子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高效协同的数字化生产场景扑面而来。自动贴片、自动焊接、自动检测……生产数据实时更新,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

  “我们是一家集专业电声制造、电声方案提供、智能穿戴产品研发、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目前在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专项投入资金已超过3000万元。”江西瑞声电子有限公司IT部主管李昕告诉记者,以智能化方式生产智能产品是企业的一大亮点。

  通过MES系统、智能仓储系统和自动化的深入应用,瑞声电子可以实现生产现场的快速响应和透明化管理。相较数字化转型之前,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20%左右,产品良率提升了5%左右。

  在井冈山经开区,数字化场景正和企业生产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该区不断助推企业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实现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持续积蓄产业数字化新动能。同时,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赛道思维,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释放数实融合更大能量。

  打造“雨林型”数字经济生态

  发展数字经济,生态圈的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井冈山经开区着力构建平台、技术、人才集聚发展生态圈,全力打造“雨林型”数字经济生态。

  该区聚力平台建设,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引进湖南大学、电子科大等院校,打造覆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服务团队,并积极开展数字化人才培养。目前,已培养20名具有诊断贯标能力的服务专员,为木林森等龙头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20余项,有近100名技术人员扎根本地。

  该经开区还揭榜建设电子信息“数字视听”和“PCB”省级产业大脑,为区域集群转型发展提供顶层规划设计和供需方案,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此外,发动井冈山经开区企业帮扶专员下沉企业一线宣讲相关政策,为70余家电子信息集群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组织服务商对该经开区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全覆盖免费诊断。

  一个多元、共生、协同、包容、开放的“雨林型”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正在这里逐渐成形,茁壮生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看井冈山经开区如何走好以“数”谋新之路
瞄准产业链条 加强区域合作~~~
~~~
~~~
~~~
~~~——招商银行南昌分行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报道之二
~~~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打通数字经济发展“任督二脉”
上饶创新招商引资激发新动能
赣县区科技兴蜂助力乡村振兴
屋顶光伏
全南:全力拼项目促发展
数字普惠润泽实体经济
林下掘金 畅通“两山”转化路径
小流域“治”出生态美
公示
建立联动机制 筑牢反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