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涂汉林
“现在‘礼尚往来’的负担轻了,红白喜事随礼一般不超过300元,而且摆酒席基本上只邀请内亲,不会大操大办。”谈及婚丧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铅山县葛仙山镇长岭村欧家自然村村民姚胜勤感触颇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欧家自然村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但在礼金、酒席等方面的支出却降低了不少。大家不再大操大办,人情彩礼方面的负担也大大减轻。
“村干部和村民理事会成员平时积极宣传,引导大家破除陈规陋习。”长岭村党支部书记林亚武介绍,宴席简办、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已在村里深入人心。
欧家自然村的这一幕场景,是铅山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缩影。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提升群众幸福感,该县在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注重选树典型、营造氛围。例如,紫溪乡部分村设立道德评议红黑榜,积极推广移风易俗“积分制”做法,鼓励村民参与。石塘镇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归纳、整理百余封红色家书,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引发群众共鸣。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群众感知最直观、最强烈的一环便是婚嫁风俗。铅山县以此为切入点,提倡喜事新办、婚事从简,先后开展多场“为爱减负树新风 情意不减爱更浓”主题宣讲活动,营造健康节俭的社会新风尚。今年5月,该县组织“新风润铅 情系武夷”铅山县第三届集体婚礼暨青年交友会,以单车接亲的形式为18对新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
除了婚嫁风俗,铅山县也十分重视家风建设。10月30日,在篁碧畲族民族乡,基层干部正忙着制作“连心服务牌”。“为了发挥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我们组织收集、整理了不同姓氏的家风家训,同网格信息一并印在服务牌上,分发给村民。”该乡党委副书记杨唯说,“此外,乡里还经常举办家规家训知识竞赛、家规家训主题班会等活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营造良好风尚,让优良家风在乡村生根发芽。”
“大竹板呱呱响,今天我们来宣传,破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立新功……”10月1日,陈坊乡举办“文化赶圩”移风易俗文艺活动,一首快板《移风易俗新篇》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一环,该县不断推陈出新宣传方式,先后创作了独唱《家和万事兴》、小品《彩礼》《十两银》,以及情景剧《傻女婿》等作品,寓教于乐,让广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逐步接受新观念。
“移风易俗是推动乡村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培育新时代乡村新风尚的必然要求。”铅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邱贞清说,“下一步,将逐条逐项推进工作落实,推动全县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