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其命维新”永流芳

——三地举办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研讨活动观察
  《漫游太华》(南京市“傅抱石: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高峰”特展展品,南京博物院藏)

  《雨后奔泉图》(新余市“画笔壮山河——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展”展品)

  《峨眉处处有歌声》(南京市“傅抱石: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高峰”特展展品,江苏省国画院藏)

  □ 陈米欧

  11月4日下午,“傅抱石: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高峰”特展座谈会在江苏省国画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傅抱石研究专家、学者、书画名家等,围绕傅抱石的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历史意义等议题分享研究成果。

  11月5日,“傅抱石的新时代意义”研讨会在江西新余学院召开,来自省内外的30余名知名艺术家、学者,从不同视角畅谈对傅抱石艺术的理解。

  11月7日,作为傅抱石学习和工作过的母校豫章师范学院,以“江山多娇”为主题举办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江苏、陕西、广东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傅抱石艺术各抒己见,并致敬这位艺术巨匠。

  几乎是连着三天,江苏、江西两省三地先后举办傅抱石学术研讨活动,彰显三地对傅抱石诞辰12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的重视。通过这些研讨会的发言不难发现,傅抱石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后人的敬仰中,在专家学者的研讨中,总能常学常新。综合三地研讨会发言及与部分美术界人士的交流,有以下观点或话题值得关注。

  傅抱石一枚自刻印章“其命维新”,是他艺术上坚持创新最有力的表白。其命维新,也是诸多专家对傅抱石一致称赞并能屡屡谈出新意的一方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于量以《政治叙事与民众情感:傅抱石文化符号的双重性》为题,剖析了傅抱石描绘新中国新风貌题材主题性创作的典型特征与成功经验。新中国成立后,自然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促使傅抱石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在艺术上进行了大量革新,包括图像内容、创作方式以及图像传播路径上的创新等。

  北京画院理论部研究员马明宸是资深的新金陵画派研究学者,他从艺术创作实践的角度梳理了傅抱石的创作生涯,认为傅抱石对山水画的变革主要在于语言形式层面、意境转换与笔墨形式层面。

  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楚小庆认为,傅抱石的艺术地位及时代意义都是伴随其作品的艺术高度和历史性突破而产生的,“傅抱石自身所反映的品质就是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勇于改旧弊、不惧新挑战的民族精神特征”。

  在绘画技法这一具体层面,傅抱石有“抱石皴”等技法创新,这也是专家学者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江苏省国画院画家、傅抱石纪念馆原馆长徐善认为,傅抱石作画并不讲究特殊技法,他最大的成就在于把“散锋笔法”发挥到极致,猛刷猛扫,气吞山河……在他的雨景画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

  马明宸说,傅抱石将写生元素自然融进自己的创作,其次是皴法与色法的结合十分自然和绵密,再则空间层次的表现是其非常重要的特色。

  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庞鸥认为,傅抱石等大家在中国画发展中全力把中国画向前推动。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大家,正是将自己的笔墨语言发挥到极致,解决了很多中国山水画无法解决的师造化、中国画如何往前走的问题。

  随着新的研究史料不断被发现,有关傅抱石的研究也呈现出新的视角和观点。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艺术史博士后研究员郑子路,基于其《傅抱石与金原省吾: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馆藏资料考略》论文的研究基础,展示了在武藏野美术大学见到的馆藏傅抱石书画、金原省吾日记,以及与傅抱石相关的书信原件、书籍等珍贵文献资料。他表示,这些资料的文献价值很高,有助于促成其与研究者们共享的研究工作,如金原省吾日记中涉及傅抱石的内容多达百余处,集中在1934年、1935年和1936年,比较全面地再现了傅抱石与金原省吾的交往过程。

  南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陈露副教授认为,傅抱石在1933年至1937年赴日留学与南京执教期间,每年都要回南昌,频率之高,可见其乡情之深。傅抱石能够留学深造,更离不开青年时期如左莲青、王易、朱念祖、彭醇士等名人以及新余樟塘村父老的培养与扶持。可以说,青年傅抱石的横空出世,正是来自于江西文人群体的有力擎托和江西历史文化底蕴的浸润。傅抱石也在江西积淀起深厚的传统艺术学养,并激励自己走上推陈出新之路。在我们探讨傅抱石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时,也不应忽略他对江西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一名艺术家,特别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家,从他的出生地、年龄、阅历以及他遇到了什么人、帮助了他什么,这在书本上是难以见到的。傅抱石在南昌成长过程中的相关研究特别值得重视。”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罗坚认为,南昌市于2021年主办的“家园雨露——傅抱石南昌朋友圈翰墨遗存研究展”是一个好的开始,相关研究还应继续深入下去。

  有专家指出,傅抱石一生刻印约3000方,跟其绘画作品的数量相当,因此从印章角度展开对傅抱石的研究,是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根据最新史料显示,傅抱石在重庆生活工作之后,刻印大大减少。他给一名藏家的回信中提及“入川后,非好友绝不捉刀”。这一史料说明,傅抱石一生多数印章是在南昌完成的。

  此外,研讨会还有一个小插曲,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最具创造性的美术家,傅抱石出生在南昌是一个清晰的事实,但有的省外媒体记者却不知晓,报道称傅抱石“出生在新余”。

  新余是傅抱石的祖籍地,南昌是其出生地,南京则是他的定居地,三地共同见证了傅抱石成为百年艺术巨匠的辉煌一生。正如新余市博物馆馆长高增忠所言,傅抱石是民族文化的坚守者、爱国精神的践行者、人格魅力的塑造者。其命维新,永世流芳。

  (配图均为傅抱石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三地举办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研讨活动观察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砥砺奋进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政文
   第07版:资讯
   第08版:综合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品鉴
   第12版:专题
“其命维新”永流芳
品邮票 话长征
“庐陵”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