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智登高 擦亮品牌

瑞昌船舶产业驶入“新蓝海”

  本报瑞昌讯 (全媒体记者周亚婧)11月18日,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瑞昌市举行。全国船舶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布局、技术创新等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助推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做大做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瑞昌市是长江入赣第一站,拥有近60年船舶产业发展历史,产业基础深厚,人才优势明显。2023年,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通过国家验收,瑞昌港区货物吞吐量位居九江五大港区之首。该市加快推动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通用机场建设,构建“公铁水空”大物流枢纽港,为船舶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

  近期,九江市出台《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并将船舶产业纳入重点产业链。以此为契机,瑞昌市锚定“决战大工业、开辟新赛道,奋力打造长江之滨活力新城”的工作思路,依托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引领优势,加快上下游产业布局延伸,朝着打造一个新的百亿产业目标奋进。

  坚持借船出海,延伸产业链条。瑞昌市持续深化与国内外造船界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的深层次合作,学习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在市场、人才、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与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船舶产业的转型升级。

  坚持补链强链,实现量质齐升。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上,瑞昌市与多家行业关联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新能源船舶制造及改造、船舶工业智能机器人制造及安装维修、游艇及高性能船艇设计制造等领域。同时,该市抢抓新能源船舶和国际出口船舶风口,以船舶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应用为重点,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招引更多链主型、补链型项目,推动船舶产业走在前端、迈向高端。

  坚持借智登高,擦亮船舶品牌。瑞昌市坚持升级传统赛道、深耕细分赛道、瞄准未来赛道,持续做“特而优”的船厂,造“专而精”的船舶,坚持数字化、智能化道路,推动现有造船企业技改扩能,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推动船舶制造业向“智造”“创造”转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75年砥砺奋进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资讯
瑞昌船舶产业驶入“新蓝海”
我省修订省对设区市本级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
江西规范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市场价格秩序
产销两旺
二手维修航材免税进口落地南昌
“三化”转型风正劲 深化改革提质效
东湖区推进数智化预防接种门诊
打造一站式信访处理平台化解纠纷
宁都:“四好农村路”铺就群众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