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村里追回了好几笔欠缴多年的门面租金,这可是大家的钱,心里真高兴。”在一次上门回访中,九江市濂溪区姑塘镇香积村村民老黄兴奋地向镇纪委干部谈起村集体资产的变化。
不久前,濂溪区纪委监委在深入摸排农村“三资”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发现村级合同管理不规范现象突出,村集体资产面临流失风险。该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组成村级合同核查专班,对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调阅清查,共发现超长期出租、低价合同等问题163个。
以此为契机,该区纪委监委深挖村集体“三资”领域存在的监管失职、截留挪用、虚报冒领、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快查快办,今年4月以来,共立案43起,处分35人。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结合查办案件暴露出的漏洞短板,区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区范围开展清家底、清财务、清合同“三清工作”,通过乡镇自查、区级核查,排查问题93个,整改80个,完善制度4个,签订补充协议或合同72份,追回村集体资产租金523.64万元。同时,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用好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一张网”,指导全区各村在“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登记资产资源726处,录入各类经济合同705份,涉及合同价款1.25亿元,全面实现区镇村三级监管、纪委同步监督,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汪茵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