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伤候鸟有了“饭搭子”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

  12月17日上午,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以下简称候鸟医院)院长李春如在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洞子李村旁的马影湖畔放飞了一只恢复健康的白琵鹭。

  事情要从11月26日上午说起,多宝乡马影湖大雁保护协会会长许小华在巡湖过程中,发现一只受伤的成年白琵鹭。随后,他将这只白琵鹭送到候鸟医院进行治疗。李春如为受伤的白琵鹭安排了手术,21天后,白琵鹭恢复了健康并被放飞。

  几十年前,李春如从九江卫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内科医生。自1982年开始,李春如由内科医生转行为专职“候鸟医生”,40余年来,经他救治的候鸟已超3万只。

  2012年,为方便救治候鸟,李春如买下了距离家仅有百米左右的洞子李村一间老屋,并将候鸟医院设在这里。后来,这家医院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

  在候鸟医院,一个用丝网围起来的棚子内,三只鸟正在里面追逐嬉戏。“这个棚子是候鸟康复室,这只是豆雁,那只叫白额雁,另外一只稍大点的,其实是家鹅。”李春如指着棚里的鸟儿向记者介绍。

  家鹅为何要和大雁“同吃同住”?

  “大雁有野性,救治之后,往往因不适应环境对喂食存在抵触。家鹅和野生候鸟一同放在康复大棚里,每到吃饭时间,家鹅总是迫不及待抓紧‘干饭’。在家鹅的带领下,大雁能主动进食,有利于尽早康复。”李春如说,这只家鹅就是大雁的康复训练师。

  在李春如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摞候鸟病历本。这是李春如给每一只被救治的候鸟建立的档案,其中包括候鸟的种类、鸟龄、检查体征、治疗方法、用药品类、药量、医嘱记录和出院小结等。

  “马影湖洲候鸟场,滩涂处处鸟歌扬。蓝天碧水鹤飞过,湖渚长汀赤麻黄……”李春如不光是“候鸟医生”,还是“候鸟诗人”。每年候鸟到来之时,李春如便会开始写护鸟工作日志,上面除了记录鸟的种类、数量、夜栖地和觅食地,也有他即兴创作的诗词作品。数十年来,他已写下了2000余篇护鸟工作日志。

  李春如的工作不仅限于救治,还包括巡湖、观察候鸟迁徙和觅食情况等。“我每天要沿着马影湖浅水滩走上几公里,观察鸟的种类和数量是否增加了、它们在哪里觅食、是否存在伤病等情况。”李春如说。

  让李春如感到欣喜的是,近些年,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群众爱鸟护鸟意识不断增强。他也时常走进学校、走入村舍地头,参与到爱鸟护鸟宣传教育中去。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鸟护鸟行列,以实际行动守护‘蓝天精灵’。”李春如自豪而坚定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专题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产经
党报帮你办
身价6.32亿元
莫让收集家庭信息“变味”
公益诉讼护水源 违法取水已整改
月下抓“车手”
受伤候鸟有了“饭搭子”
“司机之家”服务暖心
福田村里集“五福”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