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日前,为创建文明城市,陕西省汉中市、黑龙江省伊春市的相关人员铲除商户玻璃门上的红字引发社会关注。商户们表示,红字是对经营内容的解释,并未影响市容,铲除之后消费者很难直观了解商店卖什么。相关人员则回应,这是上级创文部门的统一要求,等创文结束红字可以再贴上,否则有可能被扣分。
梳理不难发现,今年以来,类似咄咄怪事频频在各地上演——从撕走沿街商户的春联,到撤走孩子写作业的书桌,再到铲掉玻璃门上的红字,这些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无一例外是有关部门道歉或整改。好端端的文明城市创建,为何会走形变样,演变成以整治市容为名,行扰民之实的闹剧,归根结底还是个别地方的政绩观发生了扭曲,以致出现了形式主义。显然,以不文明的方式来创建文明,甚至索要“文明”,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初衷背道而驰、本末倒置。
毋庸赘言,文明城市创建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里子——让城市更美丽,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只有坚持人民至上,设定务实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让群众在城市发展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实现创建文明城市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