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下水管网排泥浆“添堵”,罚!

执法人员核查被排入污泥的雨污渠。 本报全媒体记者 蔡颖辉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蔡颖辉)7月9日,位于南昌市青山北路与中大路之间的斗门路上,东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环保水务中队队员杨光在勘查下水管网的通畅情况。就在日前,一辆满载施工泥浆的吸污车悄悄驶入这条路,将超过4立方米的泥浆排入下水管网中,为这处民生工程“添堵”。

  “斗门路是一条尚未交付竣工的新路,这些崭新的下水管道都还没使用过,就被人堵了半截。”东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环保水务中队中队长朱黎明告诉记者,5月26日,执法队员接到施工人员反映,有一辆排污车驶入斗门路,沿途掀开道路旁的雨水排水渠盖,将管子伸进去排污,一处渠口堵了就换一处继续排污,性质非常恶劣。

  执法队员立刻赶往现场,将一辆排污车当场暂扣,制止了其违规排污行为。经现场勘查,沿途多处雨水渠堵塞严重,主管道内的泥浆则更多,外溢的泥水在路上流淌得到处都是,污染了大片路面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在询问司机后,执法队员了解到,是车主舍不得缴纳处理费用,不想将泥浆运至消纳场处理,在发现斗门路尚未交付使用、路面人迹稀少后,怀着侥幸心理,将泥浆运到路边倾倒。

  “根据《南昌市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我们责令当事人彻底清掏斗门路的下水管网,由第三方检测公司出具水质检测报告,并处以罚金2.5万元。”朱黎明表示,6月6日,当事人已完成清掏工作,水质检测合格后,于7月4日交清罚金。考虑到夏季暴雨较多,为避免管道堵塞造成积水影响居民出行,执法队员还进行“回头看”现场复查,确保雨水排水管网正常运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资讯
党报帮你办
“巾帼焊将”王中美
勿违背创建文明城市的初衷
河湖管护智慧化
给猪场送来150吨“救命水”,赞!
群众健身有去处
向下水管网排泥浆“添堵”,罚!
他乡变故乡 “老漂族”融入新生活
非遗课程进校园
同步发力防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