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粮食乃国之大者

◀《粮食趣谈》 谈宜斌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 谈宜斌

  熬过寒冬的人,知道春天的温暖。历经“三年困难时期”的人,知道粮食的珍贵。因为吃过树皮、野菜、米糠和泥土,于是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本关于“吃饭”的书。终于,我写的《粮食趣谈》在今年5月付梓了。

  此书以我国出产的粮食为主线,将世界上的主要粮食种类纳入观察视野,介绍了每一种粮食的起源历史、主要特点、生产分布、食用方法、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掌故逸闻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书力求构思不落俗套,既深入浅出,又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希冀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对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则以“小贴士”的方式进行诠释、提示或补充说明。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民生问题,并把粮食看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

  在远古时代,人类食物全部仰赖自然界供给。为了活命,当时的人类茹毛饮血,什么都品尝过,因而对各种植物、动物能不能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淮南子》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即炎帝,被称为“农业之神”,他砍削树木做成犁,揉弯木头做成犁柄,用农具耕地除草,开始引导人民种植粮食。从而对那些可供充饥的植物果子、籽实等加以推广种植,对那些便于驯养和具有食用、役用价值的动物加以畜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又不断选择、培育、驯化、杂交那些食用价值高的动植物,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去不断地演进和完善,又相互交换和引进一些优良品种,使之一代一代地繁衍,于是有了今天的诸多食材,并以粮食占主导地位。

  饥饿和贫困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面对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前,农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大多数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遇到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野。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依靠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大力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发展其他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满足人们对蔬、果、肉、蛋、奶等食物多样化的需求。经过艰苦奋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又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历史性大跨越。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的事实,有力地回答了一些外国人所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名贤集》说:“常将有日思无日。”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在国际风云瞬息万变的当下,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一方面要全面贯彻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决策,守住耕地红线,依靠科学进步提高单产,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另一方面要从我做起,珍惜和爱护每一粒粮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拼经济 强省会
   第06版:拼经济 强省会
   第07版:拼经济 强省会
   第08版:拼经济 强省会
   第09版:聚焦
   第10版:省城
   第11版:读书
   第12版:井冈山
研究江右商帮与万寿宫文化相融合的新成果
乡间读书人
粮食乃国之大者
锤炼美的生命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