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新龙
我与刘建华相识十余年,他的新著《生命的辨识度》出版,许多早已经读过的文章,如今再读,有所新得;那些初次拜读的文章,也让我获益匪浅。
作者在《生命的辨识度》的辨识自我、辨识他者、辨识义理三个部分,相对应的就是如何认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这三种内在联系。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辨识自我、辨识他者、辨识义理,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做到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人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们最难说服、最难跨越的往往就是自己。
而人必须经常面对自己的心。社会要和谐,首先就是要做到人与内心的和谐,就是要真正地辨识自我。所以在本书第一辑中,作者从幼年舌尖上的莲花血鸭开篇,到前往永新师范学习、在外深造、遇见初恋等等,经由人生阅历不断地辨识自我、找准自我,直到“走出了让我困窘的土地”。
本书第二辑是辨识他者。生命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人有自知之明,辨识自己也许还容易,但是要辨识他者却难于上青天。好在作者阅历丰富。他生活在农村,做过小学、中学教师,先后在南昌、苏州、昆明等地生活,在云南大学工作,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而后留京。他周游四方,与各个阶层的人有过交集,加上善于思考提炼,因而常有独特的视角。在《四祭文稿》中,作者回忆逝去的父亲、舅舅、外甥、侄女,并在回忆中辨识他们所经历的事物。在《伤小西》中,作者面对那只生命消逝的狗,嗟叹“只有切肤之痛的生命终结,才会在你心上留下伤疤,且会让你真正停下前进的脚步作一些认真的思考”。这一次次真诚的生死离别书写,让读者切实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心生珍惜当下之意。
人活天地间,还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行为规范,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学说,理学家刘元卿弘扬的理学思想,都旨在教育、引导世人如何修齐治平。正如作者在自序里说的“义理是关于人、事、物的意义和道理,是合于一定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本书第三辑总结出来的辨识义理,和先哲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的义理辨识文章,是基于一名学者对人、事、物的认知,对文明道德的追寻,对生命个体体验的审视。无论是从《往事如风的碎片——父亲的葬礼》《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推力》这些小切口,还是从《实体书店通向文化空间》《奔向文明之光》此类大视角,都旨在推动读者辨识义理和是非,追求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