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艳
邮箱:1518098306@qq.com
电话:0791-86849662
废弃菜叶、食物残渣、厨余泔水……这些让人掩鼻而过的厨余垃圾,在位于瑞昌市的九江市京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厂房内,却成为一种叫黑水虻的小虫子争相抢食的“美味”。依靠这些小虫子,厨余垃圾不仅实现了就地资源化,黑水虻的粪便和幼虫也被用作肥料和饲料,串起一条生态产业链。
每天处理200公斤的厨余垃圾,曾是瑞昌市某餐饮店老板张素玲最头疼的事。刚开始,张素玲常常把店里的厨余垃圾送给在乡下养猪的亲戚,可是近年来,店里生意越来越好,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越来越多,厨余垃圾如何处理,成为一块心病。在瑞昌城区,有上千家商户、学校和机关食堂,也曾像张素玲一样面临着如何处理厨余垃圾的烦恼。
2018年,瑞昌市将商户的厨余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处理。由于技术有限,处理的方式仅限于焚烧和填埋,不仅影响了环境,还提高了二次污染的控制难度。
如何妥善处理厨余垃圾,让它变废为宝? 2021年,瑞昌商人谈会正在一次外出交流中,了解到养殖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的技术。“1吨黑水虻可以吃掉约7吨厨余垃圾,产生的粪便可以发酵成营养丰富的肥料土,幼虫可以用作畜禽饲料、化妆品原料或生物柴油制作,一举多得。”谈会正说。
谈会正引进设备和技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瑞昌市创办了九江市京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始探索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路径。这一方式也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去年8月,瑞昌市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该公司免费为城区沿街商铺、学校和机关食堂处理厨余垃圾。
11月21日,走进九江市京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20余吨厨余垃圾在通过机器分拣、挤压、粉碎等流程后,投放到黑水虻养殖区。黑水虻幼虫在垃圾中翻滚、蠕动,大快朵颐。“养殖4天的鲜虫可以用于喂养龙虾,7至8天的鲜虫用于喂养鸡鸭鹅。根据不同用途,黑水虻养到12天能全部出栏。”谈会正说,目前公司日产鲜虫可达2吨。
观念一变天地宽,厨余垃圾不再是让人避之不及的脏东西,而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有效资源。
谈会正在出售黑水虻的同时,还养了5000多只鸡,承包了10多亩水塘养鱼和龙虾。“用黑水虻做饲料,蛋白质含量更高,养殖成本也下降不少。”谈会正说,经过近一年的试验,效果不错。依托黑水虻形成的生态产业链每年可产生收益50万元。
“厨余垃圾通过黑水虻处理,形成‘厨余垃圾-黑水虻-有机饲料-生物有机养殖’的生态循环模式。”瑞昌市国投环卫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安闰荣介绍,如今每天有4台垃圾车对全市城区的非居民厨余垃圾应收尽收,每天收集20吨左右,最高峰可达30吨以上。
厨余垃圾的有效利用,既减轻了商户烦恼,提升了市容市貌,又减少了焚烧填埋、二次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共赢。安闰荣表示,依托瑞昌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厨余垃圾的收集处理范围将进一步延伸至居民区,下一步将打造一个处置能力为150吨的厨余垃圾处置中心,让更多厨余垃圾“放对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