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今年以来,在辽宁省完成40多个省直部门440个事项的《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工作后,该省各级政府部门也跟进推出《办事不找关系指南》。记者注意到,“指南”中均列举了窗口办、掌上办、网上办、咨询热线等具体路径,每个事项对应一个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即显示该事项的办理指南,让群众和企业交口称赞。
长期以来,受“熟人好办事、找人容易办成事、不找人会耽误事”等观念影响,打招呼、托人情、找关系成为许多人办事的首选。这种错误观念,常常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把容易的事弄成请客送礼,不仅破坏了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更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其危害不可轻视。正因为如此,上述“指南”在推进办事不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用权不图好处”,直击群众办事痛点,表明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把准了企业和百姓的脉,更反映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在笔者看来,依法行事、照章办事本就应该是每名干部和群众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只有厘清人与事、权与法、公与私的关系,用制度构建“办事不找关系”的营商环境,才能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当下,要让“不找关系办事”成为常态和共识,一方面,要优化办事环境、简化办事流程、细化办事指南,减轻群众和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还要强化追责问责、推行绩效评估,让靠关系、搞特权没空间、没市场、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