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宜县搬家式整改让就餐环境大提升

“厨房革命”让300余家小吃店“美加净”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邮箱:344581279@qq.com 电话:0791-86849940 新浪微博@江西日报徐黎明
分宜县小吃店的就餐环境大为改善。 通讯员 钟志清摄

  12月4日中午,位于分宜县天工路的卢记汤粉店顾客盈门。经过提质改造后,这家小餐饮店面貌焕然一新,生意明显好转。

  遍布城区的小吃店不仅是一个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存在,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直观体现。分宜县餐饮经营单位大部分为小餐饮,种类多、数量大、分布散,管理起来十分困难。部分小餐饮店普遍存在食品加工区设施设备老化、排污排油烟设施差、卫生条件堪忧、就餐环境差等问题,长期遭人诟病。消费者常感叹“小吃味美,店面不美”。

  今年以来,借助创卫契机,分宜县将辖区小餐饮小食杂升级改造列入重点民生工程,针对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脏乱的小吃店,县市场监管部门启动了搬家式整改的“厨房革命”,几经传承的小吃店换了新模样:前厅更干净、后厨更卫生。

  分宜县城南农贸市场的油条作坊,存在场所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当地创卫的矛盾突出点。

  “店铺本身利润就不高,要店主投一笔钱改造清理,他们有抵触情绪。”分宜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店面改造面临资金和技术匮乏等现实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县主动争取资金,对当地的小吃店进行逐项整改指导,并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店铺改造到位后实施“以奖代补”。

  有了资金补助,小吃店纷纷投入改造。当地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引导推动餐饮店主对食品加工间卫生开展搬家式清理和大扫除,对油烟机、灶台,以及烹饪设备、冷藏、保洁、消毒等设施进行彻底清洗,配齐并规范使用各种设施。截至11月,首批“以奖代补”、整改到位的“三小”行业商家超过100家,发放奖补资金50多万元。

  “小吃店连着大民生。我们开展小餐饮小食杂‘厨房革命’,就是为了让市民看着放心,吃得安心,同时,提升小餐饮行业竞争力,这也是保就业惠民生的举措。”分宜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

  双林农贸市场入口处有一家包子店,由于经营场所面积小,加上常年疏于管理,生意并不好。店内货物摆放杂乱,墙面墙顶面粉积垢等问题突出,一直是当地卫生环境的“老大难”典型。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该店店主对店铺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调整,采购了一批全新的设施设备。现在,这家包子店门前,常常出现居民排队购买的场景,小吃店实现了“破茧重生”。

  针对分宜县火车站、农贸市场、老街等重要地段的多家小餐饮店,执法人员“一对一”上门指导,对标对表,引导店主主动改造、规范提升、由“小散乱”向“精特美”转型,这些老店创卫工作的难点和痛点得到破解。

  “虽然是一家小店,但干净卫生,用餐环境很好。小吃还是在外面吃才有气氛,有味道!”在昌山路膳当家餐饮店,市民黄女士说,过去一般是打包回家吃,现在她更喜欢堂食。

  经过改造,该店地面干净整洁,厨具放置井然有序,生食熟食操作分开进行;冰箱冷柜里,菜品用透明的保鲜盒存放,并贴上标签;毛巾、手套等小物品也整齐地挂在墙上……

  截至目前,分宜县300余家小餐饮小食杂通过美化就餐环境、亮化后厨场所、净化个人卫生、细化内部管理,管理档次得到显著提升,经营者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另外,该县还有25家榨油坊、面皮坊、油条坊等食品小作坊也完成了改造提质,环境卫生得到大幅改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打好收官战 决战全年胜
   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和美乡村 魅力无限
党报帮你办
老区小镇焕新生
让“办事不找关系”成为常态
改造危桥 方便群众出行
实事办得好 群众心里暖
多元共治 守护乡村平安
“厨房革命”让300余家小吃店“美加净”
清除垃圾 空地变身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