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碧玉)12月16日,鄱阳湖畔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插旗洲分场内,成群的候鸟在此聚集,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鸟、拍鸟。眼下,正是鄱阳湖最佳观鸟季。最新监测显示,鄱阳湖候鸟数量已达70万只,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候鸟已频频现身。借助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的举办,沿湖地区“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今年,我省制作了观鸟路线图,规划8条观鸟路线、20个观鸟点,并打造一批景观化观鸟平台,确保既不打扰候鸟栖息,又能让游客近距离观鸟。同时,推出环鄱阳湖“观鸟+旅游”精品路线,发布“鄱湖观鸟·嘉游赣”生态旅游推广季期间面向省内外旅行社及游客的优惠政策,为广大游客共赏候鸟翔集美景创造更好条件。
我省观鸟活动已举办三届,带动了沿湖地区“观鸟经济”的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候鸟小镇”永修县吴城镇接待国内外游客75万余人次,“观鸟+旅游”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从昔日一片寻常的藕田,到如今全球瞩目的白鹤栖息地,南昌高新区依托鲤鱼洲打造的白鹤小镇,以五星白鹤保护小区为中心,配套科普研学、人文体验、休闲农业、旅居生活等多个项目,引得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11月以来,白鹤小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这几天,在插旗洲的观鸟长廊内,摄影爱好者拿着“长枪短炮”,目不转睛,生怕错过候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余干县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饶汉生介绍,11月中旬至今,余干已接待游客16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今年该县投入400多万元,对插旗洲、康山大堤等观鸟点进行了环境提升。此外,还计划投入5000万元,用三四年时间打造一个观鸟景区,加大“观鸟经济”的开发力度。
我省“观鸟+旅游”的发展,推动着沿湖各地不断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并衍生推出了“观鸟+采摘”“观鸟+垂钓”“观鸟+徒步”等新兴旅游产品,让游客在百鸟鸣啭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