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成“看准了就抓紧干”的行动自觉

  ■ 刘东锋 王玉堂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看准了就抓紧干”,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是世界观更是重要的方法论。

  “看准了就抓紧干”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蕴含着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谋”与“干”的方法论。从哲学意义上说,“看准”是“知”,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只有“看准”才能干到点子上、干在关键处、干出成效来。“抓紧干”是“行”,就是积极地改造世界。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才能抓住而不丧失机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从而更好地开新局、谱新篇,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可以说,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看准了就抓紧干”的结果。

  “看准了就抓紧干”体现的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看准之“看”,是一个追求真理、把握规律的认识过程。只有认识和把握住规律,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本质,在遵循规律中更好推动事业发展。但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好景常在险处,真理常在潜处。能不能“看准”,既检验能力和水平,又考验气魄和胆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中探寻真理、把握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凝心聚力,把事情干好、事业干成。

  “看准了就抓紧干”体现的是一种有令必行的态度。决策一旦形成,必须得到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都是看准了、定准了的事,容不得半点含糊。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必须闻令而动,全面准确理解党中央决策意图,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要不断增强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着力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工作落实中变通选择、变形走样等行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完整准确全面落实。

  “看准了就抓紧干”体现的是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世界上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来的辉煌。干工作最怕的就是拖延和等待。对看准了、决定了的事项,要有马上就办的意识,以事不过夜的紧迫感,立说立行,主动去干,大胆去干,今日事今日毕,坚决防止因拖延而贻误时机、因等待而落为空谈。要讲方法、重策略,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推动工作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和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艰巨任务和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目标,养成“看准了就抓紧干”的行动自觉,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分夺秒抓紧干,不达目的不罢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资讯
养成“看准了就抓紧干”的行动自觉
靶向攻坚促落实
学习必须永不自满
期待老茶馆泡出“潮”滋味
​科技助力绘就春耕好图景
求职背景调查不能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