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文字中触摸生命的质感

▲《茶溪听雨》 何显玉 著 作家出版社

  □ 孙功俊

  读何显玉的散文是一种享受,读者不仅需要文学鉴赏力,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何显玉散文集《茶溪听雨》一书,分为茶溪岁月、山河故人、星霜荏苒、万物有灵四辑共55篇美文,主题涵盖自然、人文、亲情、友情、生活等多方面,展现了作者的文字魅力和人生态度,自成一格。在广博的视野中可见坚实的学养,睿智的思考中饱含真挚的情感;日常事、平凡人,皆成文章,典雅隽永。

  “九华山中有日月,仓颉文字谨记之。”茶溪是作者远离都市红尘后的精神乐园。在茶溪晴耕雨读,在自己的理想家园里煮字笔耕。“采菊何园里,悠然做陶公。”这种低调的精神奢侈,实乃人生一大境界。

  散文通常是作者人格、生活方式的再现,文中的生活闲语往往是作者某时某刻的真实感受。何显玉写阅读、吃茶、熬粥、种瓜、摸鱼捉虾等小而微的日常生活;也写茶溪、何园、秋色、冬荷、茶叶、艾草等自然万物。他用散文的形式,细腻的笔触描摹“弯腰也是生活”,跟大自然之间重新建立起“心灵的牧场”,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人文的感悟和思考,探究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茶溪听雨》以笔传心,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纷繁关系中,展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体现出作者的淡泊与超然。这是一种对灵魂的触动和对心灵的疗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美好。例如《常想我,好好地活着》一文,是作者回忆和老玉兄之间的交往。“老玉去世半年了,他的微信我一直保存着,觉得他只是去了别处,并没有走远。我不删除老玉微信,他就在微信的那一端;我一删了,这一生都找不到老玉了。”兄弟之情跃然于字句中,让人潸然泪下。《在生命的谷底看清自己》一文讲述了前往西藏,途经可可西里时的物事。文中写道:“磨难与挫折,伤害与重生,原本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我们每承受一次挫折、经历一番磨难,都是人生一次凤凰涅槃。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在生命的谷底看清自己,彻底的绝望往往能磨砺出最锐不可当的勇气。”这是对生命感悟的一种升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思考。

  作者毫无保留地将发生在生活中的琐事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袒露给读者。《种南瓜》由物及人及人生,深邃的感悟在时空的波段里回响;《弯腰也是生活》从“走过麦地,感觉到它们生长的力量,心生欢喜”。俯拾人生哲理,在茶溪悄然芬芳。《艾草》里,他内心的痛一直在,字里行间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母亲对父亲、子女深沉的爱。“平平淡淡的时光,或许正是最好的生命状态。”正是这种平静、向上的人生态度,让《熬粥》《西瓜》成为一种温情的自然流露,让茶溪成为一种“平淡的时光”。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文本极具画面感和代入感,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

  何显玉的散文看似随手拈来,实乃匠心独特。他关注各种生命的原生态,一溪一桥、一草一木,甚至流浪狗、池塘里的蛤蟆……他崇信万物有灵,对自然充满敬畏,对消逝的旧事物满怀深情。茶溪中的一切景观,都在触发他对生命的聆听和思考。他以书写的方式让这缕馨香获得永恒,让更多人受到熏陶与感染。这似乎也契合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对写作的坚守:向内让自己的心简单安定,向外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就像书中的序言所说:“走近作者的纸上建筑和纸上音乐厅,常会想象着作者立于青山绿水间,回望前尘,兴致汩汩,形诸笔端,妙化成文……”何显玉听风、听雨、听风景,醉在江南,他并没有独享这一份美好的时光,而是在文字中触摸生命的质感,把别样的茶溪岁月,奉献给了广大的读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法治
让课文里的红色故事活起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在文字中触摸生命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