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丰县不断探索完善“分类预警”监督机制,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将监督关口前移,拧紧责任发条,把从严要求贯穿落实到干部管理监督全过程,进一步筑牢了思想防线。
全向构建预警体系。宜丰县着眼全纳入、全周期,将全县16个乡镇(场)和67个县直单位纳入监测范围,构建分级分类、全面覆盖的监测格局。设置“8+1”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评价指标,将党的政治建设、信访指数、问题线索核查指数、廉政风险指数、党风政风测评指数、综合考核评价指数、平安建设指数、主动纠偏情况等8项能够反映政治生态情况的常规数据以及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监督情况动态数据作为评估指标,形成了可量化的评分体系,确保精准监督预警。
精准开展监测评分。宜丰县通过数据采集、动态监测、全面自查、分析评价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场)、县直单位政治生态进行综合评分,精准“画像”,根据评分结果评定为绿色、黄色、红色三个等次。绿色单位代表政治生态良好;对政治生态监测为黄色的单位发出《黄色预警通知书》;对政治生态监测为红色的单位发出《红色预警通知书》,今年已发出预警通知书10份。
分类推行动态监督。对收到《黄色预警通知书》的单位开展问题检视整改,堵塞漏洞;对收到《红色预警通知书》的单位,则由分管县领导约谈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通过召开政治生态分析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剖析问题,推动建章立制、全面整改。同时,根据整改落实情况适时调整,经审核整改落实到位的单位“复绿”后即可消除预警;对连续两次督查发现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单位,转为红色预警单位;对问题表现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单位,综合运用“四种形态”进行处理。截至目前,宜丰县已立案12件。(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