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障e行”助残就业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芳 实习生 程政翔

  “希望通过参加挑战杯,进一步把平台推广出去,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邱亦凡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五月,她主创发起的“无障e行——中国首创残疾人就业智能AI服务平台”项目在第十四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赛道金奖。

  2003年,2岁的邱亦凡被诊断为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她的身形非常娇小,仿佛童话里的“拇指姑娘”。幸运的是,在她的成长道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邱亦凡成长为一个积极阳光的女孩。

  一次,邱亦凡在厦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实习时发现,虽然有大量爱心企业向残疾人伸出橄榄枝,但有的残疾人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制作简历困难而错过机会。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残疾人就业更便利呢?”2023年10月,在学校赖水秀老师的支持下,邱亦凡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展残疾人就业线下调研。起初,团队通过为企业和残疾人建立档案,组建微信群,初步实现了人岗的有效匹配,但邱亦凡觉得效率还不够高。在团队的努力下,一个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就业平台“无障e行”应运而生。平台通过6大系列135门残疾人就业培训课程帮助用户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语音文字互转技术帮助用户智能生成简历,通过算法模型实现用户与岗位的精准匹配,通过就业动态跟踪技术了解用户就业后的企业评价等情况并提供相应服务。

  因意外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小许,找工作时处处碰壁,通过使用“无障e行”平台,在美学方面颇有才华的小许接受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利用平台生成了为他量身打造的简历,结合其就业意向匹配了三个岗位供他选择。现在的小许是一名陶瓷外形设计师,从平台的就业动态跟踪中可以看到,企业对他非常满意。小许曾因身体残疾而灰白的人生,再次充满了色彩。

  “无障e行”平台在学校的帮助和支持下,实现落地并不断完善,在赣州和厦门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反响,厦门市残联、赣州市人社局率先与其达成合作。截至目前,“无障e行”已与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36万残障人士注册使用,帮扶5万余名残疾人成功就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向新前行 立而有责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红谷滩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学术
精准有温度 护航就业路
“无障e行”助残就业
幸福食堂
图片新闻
安远全面加强学生游泳技能培训
“小板凳课堂”接地气
联手治欠薪
“托”起儿童多彩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