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浴火记

  □ 李书哲

  一

  覆雪的山林,寂静如宇宙洪荒。一个黑色的身影向村庄深处走去。宽大的幽蓝色袍袖卷起凌厉的风,匆匆的步履踏入雪的围城,裹挟起细碎的雪珠向前奔涌,地面留下一行影影绰绰的脚印。

  明崇祯十年(1637),郭维经回到了家乡吉安府龙泉县(今遂川)。离家十二载,一晃已近知天命之年,这一程着实走得太远也太累了。他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浸润的读书人,原本和天下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然而,天下纷争四起,党争余毒未尽,赋税连年加重,尤其北方闹旱荒,百姓早已无以为继,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监察御史,除了屡次上疏泣血呼吁触怒天颜,他还能做些什么?

  离任南京监察御史之职,脱下那身绣着赤足鸂鶒的青袍后,他确实感觉到短暂的轻松和久违的愉悦。无须担负巡河、巡城、巡仓的重任,无须理会权臣夹枪带棒的话茬,无须忍受地方官吏横眉立目的淫威,无须斟酌自己的言辞是否锋芒太露,无须再思量要如何解除民困以至于夜不能寐……而家乡是他远行时唯一的牵挂,还有含辛茹苦独力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

  在他总角之年,父亲就抱恨冤死狱中,一场关于家族祖坟山场的争端也随之戛然而止。听说父亲最后沉入了冰冷的湖水中,尸骨无存。他无法想象父亲经历的种种,只领取到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一条被斑斑血迹染成深黑色、烂得不成样的裤子。那天,他跑进人迹罕至的杉树林痛哭一场,擦干眼泪后他长大了。素缟麻衣的母亲整理好悲怮,郑重地把那条裤子整整齐齐地叠好,摆放在了他书桌前的长凳上。

  滴水成冰的夜里,猛烈的北风冲破了那一层薄薄的油纸,呼啸着从窗棂钻入,几乎吹熄愈发黯淡的烛火,已有些许困意的他不禁打了个寒战,余光从书页转向长凳上——他明白母亲这么做的用意,以此提醒自己肩负着一家人的期许,读书更须勤奋上进。靠着亲朋和友人的资助,他得以赴省城参加乡试和上京会试,不负众望考中了举人,天启五年(1625)又考取了进士。

  “当好百姓的父母官,尽心尽职,报效国家;莫要贪图荣华富贵,清清白白,永不忘本。”言犹在耳,然而母亲已经不在了。回籍居丧的日子里,他一直恪守礼节,日日身着孝服,点燃孝烛敬放于灵堂之上,在悬挂的白色孝幡下跪拜母亲……回归最初的生活,他内心感到无比宁静。他希望就这样度过一个平静的晚年。这里群山巍峨,万木葱茏,绕村而过的蜀水河一派清波,上空水汽氤氲,是个宜居之地。不管时事如何纷繁复杂,在这样的地方住一间房、耕一亩地、种一畦菜,与梅兰竹菊为友,定能护佑自己和家人的余生。

  仰仗五斗江村父老乡亲们的信任,他还可以大刀阔斧地兴农林、修水利、建长堤、教化一方,这些有益民生的实事哪一件不比入朝为官强?他对脚下这片土地充满了热情,处处都是施展才干的地方。他和聪慧的小女儿明珠仔细测试和反复实践,发现了树木的年龄越大材积也就越大的纵横生长关系。通过围量、计算及码分、转贯、品色、码印等方法,竟然可以计算出木材材积,比之前的方法简便了不少!他激动地给这个算法命名为“龙泉码”,受到林农和木材商人的广泛赞誉。

  故事如果沿着这样的走向,历史或许会驶向另一条航道,郭维经也或许会成为像徐光启、宋应星那样闻名遐迩的科学家、农林学家。

  可是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

  北都春寒料峭,王朝内忧外患。人们已经忘记崇祯十七年(1644)究竟下了多少场雪,但是杨柳依依的护城河边,冰冷厚重的雪逐渐消融的时候,蔓延的火焰吞噬着皇城的宫墙,大西北的铁蹄踏碎了王朝中兴的清梦。

  对于中国大历史来说,那是一个大事件层出不穷的年份。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吴三桂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张献忠成都称帝……王朝的帷幕顷刻间被血色所浸染,又消失在晨钟暮鼓之间。

  南明隆武二年(1646),郭维经向着东南方奔去,从赣江到鄱阳湖,再入闽江。深山密林没有留住他,潋滟波光没有留住他,妻子儿女也没有留住他。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不继续隐逸在自己心之所向的避难所?他为什么要从江湖之远回到风雨飘摇的朝堂之上?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耳闻那么多旧日同僚的归途之后,他为什么还要飞蛾扑火般地奔赴一场不可能走到终点的旅程?

  此次,在福州称制的唐王朱聿键任命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管湖广、江西、广东、浙江、福建五省军务。他重新忙碌起来。闪着凛冽寒光的铁盔和罩甲,让这个看起来原本有几分羸弱的长须书生变得英姿勃发、精神抖擞。他忙着操练三军,忙着检查修筑的防御工事,忙着奔走查探敌情,忙着反复分析行军作战路线,营帐之中的灯火经常昼夜不息……

  局势变得越来越动荡。满清十万铁骑势如破竹,渡过长江,攻占南京,一座座城池接连失守,南方的水草里弥漫着肃杀的血腥之气。自四月以来,清军十二营大军兵临赣州城下,赣州危矣!兵部尚书杨廷麟、右侍郎万元吉坚壁清野,拼死守城。南明朝廷也急调各地人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纷纷赶来支援:郭维经与御史姚奇胤募兵八千,入赣协防;扎在南安府大庾县(今大余)的来从谔部和龚棻、黎遂球的水师共七千人,雩都谢志良的援军一万多人;还有原任福宁知州的揭重熙率部赶来。

  然而,在赣县梅林展开的三场血战连连失利:先是一支南明军渡河时中了清军埋伏,纷纷落水,损失惨重;接着渡河再战仍被打败;杨廷麟亲率的龙武新军张安所部,又被清军的骑兵分段横截,被火炮弓箭猛烈射击……

  焦头烂额的南明被逼到了墙角。

  南明军与城内百姓组成的义军坚守半年之久的赣州城,俨然已是最后一个堡垒。那是一座城的劫难与沦亡,每个人的命运都与这座城休戚相关。可多次整编的南明军队成分复杂,加上指挥失误,最终数万南明军竟不堪一击,节节败退。不久,唐王在福建汀州被害的消息传到赣州,南明军的精神支柱彻底崩溃,士气急剧下降。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出乎意料。《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六》和赣州市博物馆现存的《赣州府志》《赣县志》等文献资料能找到关于这场战争的细节,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十月初四,清军攻破赣州,许多将领和百姓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城西的清水塘‘积尸平池’。”

  ——“及城破,维经入嵯峨寺自焚死,奇胤亦死之。”

  ——“万元吉、杨廷麟等与六千守城将士殉国,满清军屠城。”

  三

  火是带给人光明和温暖的事物。从远古时代的茹毛饮血到开启华夏文明起源的钻木取火,再到保留至今的节庆传统仪式烧塔,我们处处可以看见火。它燃烧着、卷曲着、跳动着,它带来了一切,也终结所有。

  三百多年前那个霜染红叶的秋天,赣州城冲天的火光将天空烧出赤色的窟窿,勇敢的士人与嘶鸣的战马冲入了一片火海,纸张在火焰中卷曲,沉重的钵胄堕跌在冒着浓烟的阶石上,隐约有如金石之声。时代的大幕在漫天飞扬的灰烬里缓缓落下,留下无限意难平。

  我在故纸堆里寻觅着郭维经的踪迹。《明史》对他的记载不过区区五百余字,但这似乎又合乎情理,因为他既不是辅佐朝政多年的股肱之臣,也不是籍籍无名的面目模糊之人。他只是一个秉承忠义之志的读书人。他在火中完成了自己的涅槃。

  在赣州市博物馆,我见到了他的画像。那是一张遥远的、英气的、忧郁的、痛楚的、饱经沧桑的脸。那是一张读书人的脸。

  郭维经,天启五年(1625)进士;万元吉,天启五年(1625)进士,诗人;杨廷麟,崇祯四年(1631)进士,东阁大学士。说来十分巧合,最后与这座城有关的人不乏相似之处,比如都是进士出身的文臣,都因耿直和直言进谏郁郁不得志,都在天下危亡之际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守土之责并试图力挽狂澜。

  从地理位置来看,嵯峨寺位于赣州城区北部,东与曾家巷、天王寺巷相会,西接坛子巷,中通吕屋巷,处处是出口,而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徒留一具肉身又有何用?无处可退之际,郭维经对部下、家人叹息道:“吾生为明臣,死为明鬼,愿做明朝鬼,不做清朝官,吾死之后,尸首上不照清朝天,下不葬清朝地。”郭维经死后,家乡的虎形山上竖起了一座衣冠冢,并遵照他的遗志,棺材吊起来,上面用茅棚盖住,与天地不复相见。在这样的家风教诲下,郭维经的后人收兵回到家乡五斗江村据山死守,抵抗清兵。次年九月,因清兵偷袭,其子、侄均尽节殉国。

  人生总有一些更深远的命题要用生命去书写答案。再把地域扩展到一个更大的范围,龙泉县所属的吉安府,古称庐陵郡。这片土壤孕育了灿若星河的庐陵文化和风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因直言进谏数次被外贬、外放;徽、钦二帝被俘,建康城破,兵败被俘的杨邦乂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后慷慨就义;秦桧主和,胡铨上疏力斥和议,从枢密院编修被贬至吉阳军(今海南三亚);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的抗元名臣文天祥,被押至元大都囚禁三年,面对威逼利诱誓死不屈;总裁《太祖实录》、纂修《永乐大典》的大文学家解缙,在被人诬告历经牢狱之灾后立雪而死,终年47岁……

  火,早已在庐陵大地上伏笔千里。及至20世纪20年代初,这里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遂川、永新、井冈山,一个个地名被次第点亮,终成日后的燎原之势。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大无畏气概?一群衣衫褴褛、脚上穿着草鞋的人们以身试炼,为了四万万同胞的命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也要投入战斗的火场,直至生命燃尽的最后一刻。

  头可断,血可流,信仰永不消弭。能够在火中煅烧,就意味着必须具备一种特质:坚硬。比如矿物质、金属和陶瓷。在烧制出木叶天目盏的吉州窑,熊熊的窑火燃烧了成百上千年。我专程去探访过吉州窑的龙窑烧窑。身着海青色工服的把桩师大汗淋漓地往窑中投注着燃料,他们的神情专注而虔诚,因为在烈焰的煅烧中,美器可成,秉性可成,气节可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向新前行 立而有责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资讯
浴火记
有梦有戏新抚州
五格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