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N”绘就节能低碳新图景

——写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之际

  潘睿琦 黄永东

  一栋栋楼宇屋顶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公共场所设立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分外醒目;节能现场教学点通过视频、图片、游戏互动等形式,生动地展示可再生能源应用、中水回收、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成效……走进新获得“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称号的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一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号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从生态文明教育、校园规划建设、能源资源管理、绿色创新研究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绿色低碳学校创建工作,先后获评“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节水型单位”“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现场教学示范点”等称号。绿色,已然成为每一位“宜职人”的生活态度。

  “绿色+育人” 低碳文明润心田

  “垃圾分类投放,既便于合理处置,又能物尽其用。学校还出台垃圾分类激励措施,更增加我们参与创建绿色低碳校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师范学院早教22级303班学生蔡云丽说。小蔡入校两年来,平时看到地上的垃圾都会捡起来,分类投放到对应的智能垃圾箱可获得相应的积分,而积分可以在校内超市兑换文具、饮料、零食等物品。

  思想决定行动。学校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校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生态文明知识巧妙融入各学科教学;在社会实践中,与“第一课堂”教师联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主题的实践与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涵盖环保调研、生态保护、垃圾分类等内容。同时,寓生态文明教育于校园绿色文化建设之中。学校科学规划校园绿化方案,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绿”作为学校文化的标准色,将自然科普与文化育人相结合,达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效果;创新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常态化开展环保知识宣讲、植树绿化、变废为宝、光盘行动等生态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广泛宣传绿色低碳发展思想,利用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提倡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营造低能节能、生态环保的浓厚氛围。

  此外,学校专门聘请专业团队建设节能现场教学专区,集中展示隔热保温、电梯电能回馈、能耗监测和智慧管控等先进的节能技术,使教学专区成为展示节能降碳成效的窗口,普及节能知识、推行零碳教育的阵地。

  “绿色+建设” 循环降耗促节能

  在学校天工楼地下室, MBR污水处理系统正在运转。该系统主要由调节池布水、清水池布水和微生态滤床组成,将洗手台区域产生的洗浴废水以及低浓度生活污水作为中水的原水,经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后回用于厕所便器冲洗。截至目前,累计回收中水9000余吨,有效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学校用水成本。

  学校始终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校园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可再生能源,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学校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企业合作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被列为宜春市重点绿色投资项目。项目充分利用屋顶面积5万平方米,装机容量为5兆瓦。屋面分布式光伏系统实行“发电自用、余电上网”原则,学校使用光伏电站发电可享受电费八八折的红利,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用电成本。自2022年10月运行至2024年6月,光伏发电790.32万千瓦时,超过60%的电站发电由学校使用消纳,年节约标准煤约0.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0.43万吨,节省电费20余万元,闲置屋顶资源变为绿色“聚宝盆”。学校后勤产业处总务科科长曾冬荣表示,“我们将继续借助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优势,与企业合作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实现全部发电量的消纳使用,努力打造‘零碳校园’。”

  学校与企业合作构建由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绿色服务中心、绿岛积分兑换中心、资源处理站等组成的“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智能设备全覆盖。该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投放行为的互动与反馈,师生按分类要求将垃圾投入智能箱就能自动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在绿岛积分兑换中心兑换商品。同时,学生的闲置物品由管理员进行价值评估后可获取相应积分,积分或者旧物可兑换各类二手物品。目前,该系统注册人数达2.3万余人、在册人数1.5万余人。去年3月至今,累计发放积分价值37万余元,已兑换积分价值13万余元,资源回收量累计达140吨。该系统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垃圾分类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内生动力,使其从“要我分”变为“我要分”。

  “绿色+管理” 集约智能提质效

  无论是学生宿舍还是教师办公室,师生们不再像以往那样拿着钥匙开门,而是打开手机绑定的相关小程序开门。“学校引入智能云锁系统,实现云锁在办公室、教室、设备间、功能房及学生宿舍区域全面覆盖,所有师生可通过手机或人脸识别开门,教学管理人员通过智能教室门锁集控远控功能实现远程开门、定时开门、一键批量开门,实现减时增效。”曾冬荣介绍说。

  以智能物联平台为依托,学校着力打造新型现代化智慧校园,实现办公、管理、教学、生活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学校加快智慧办公建设,线上化服务事项上架138项,启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不见面审批,消除排队签字现象;启用无纸化会议办公系统,整合“平板终端+物联网+软件系统”资源,为与会人员提供集材料阅读、会议签到、投票表决、同步录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管理人员可以对会议各类信息进行管理记录,一键调用查看,推动会议由传统纸质模式向电子办公模式转变,办公效率大幅提升,有力解决纸张浪费问题,有效降低办公成本。

  学校加强智慧教室建设,对220间教室内的照明、空调、讲台、智慧黑板、多媒体设备等各类用电设备进行集中及远程监测管理。同时,智慧教室支持智能联动控制,具备各类智能感应功能:无人检测关机(通过具有人脸识别智能分析功能的摄像机,实现监测教室无人员时自动关闭所有用电设备),夏季冬季舒适教室(通过感应室内外温度,联动空调控制温湿度),通过各类智能手段关联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人工作业量,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学校通过加大智慧服务建设,实现能耗与安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新余学院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写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之际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推动高校与城市“双向奔赴”
“绿色+N”绘就节能低碳新图景
创新育人理念 创建党建品牌
爱心结对 助学远航
构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河小青”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