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找法“有门” 靠法“有路”

南昌县建设“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程 啸 曾飞燕

  核心提示

  近年来,南昌县为扎实推进平安昌南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和工作满意度,打造全领域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法律服务资源下沉与普及,让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建成县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19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39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2024年3月,南昌县司法局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一年来,该局推出的“半小时”服务圈做法深入民心,“百姓点单”也让百姓受益。

  “半小时”服务圈 

  法律服务就在群众身边

  “咨询法律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在同一个中心,真方便!”通过法律援助成功讨薪的农民工老陈说道。

  “纵向打造县乡村三级联动法律服务网络,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行政复议等资源,推动南昌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该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横向在检察院、团委等部门设立了2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

  线下,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单、入户宣讲;线上,微信公众号不间断推送。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律师、公证员、司法行政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服务志愿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实体中心、148法律服务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构建了覆盖全县的“半小时”服务圈,可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法律服务。

  据了解,今年以来,南昌县共办理、提供法律服务事项3.3万余件,群众满意率99%,开展法律服务活动78场,覆盖1.8万余人次。

  “百姓点单”模式

  法律服务切实惠民助民

  “谢谢王律师,拖欠的工资和赔偿款都拿到了!”今年9月,农民工代表梅某等人来到南昌县法律援助中心,送来一面印有“法律援助伸援手 为民维权暖民心”字样的锦旗。

  梅某等147人曾就职于该县一公司,因项目撤场被辞退,还被拖欠了工资,遂来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中心启动“洪城良援·百姓点单”机制,根据受援人的意愿,指派了王律师、陈律师等8名该领域的专业律师承办此案,并成功追回款项。

  要让群众找法“有门”,靠法“有路”。

  南昌县司法局近年来深化“依法找法,帮你想办法;用法靠法,帮你有办法”的工作理念,不断做优法律援助。今年以来,群众接受“百姓点单”服务32次,均满意而归。

  法治阳光普照

  法律援助扶危济困

  “法律援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南昌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该县司法局将经济困难群众、因病灾生活困难人员及食品药品安全、农业生产、医疗、环境污染等多类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针对低保户申请人,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免予经济困难审查,优先指派;针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等民事案件的申请人,缩短法律援助申请审批时间;为年老体弱和偏远地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同时,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截至目前,南昌县法律援助中心派驻值班律师929人次,参与认罪认罚见证、提供法律帮助792人次;稳步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率实现100%。

  今年以来,南昌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25件,提供法律咨询1.7万人次,帮助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927.6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专题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产经
奉新县:政法聚力 三年攻坚“护苗”
找法“有门” 靠法“有路”
联勤联动 南昌公安喊你来“看海”“登高”
做好破产审判 护航营商环境
围绕社区家事 创品牌建站点
图片新闻
“社区+治安”一体作战 联动调处守护民安
就业之家办“沙龙” 服务企业“零距离”
严打“侵权假冒” 守护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