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熊江萍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
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是省级信访窗口单位,其工作事关来访群众对我省信访工作的第一印象,也关系到群众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的调解成效。
今年以来,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7436批次、16781人次,推动化解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房地产开发管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资福利及退休待遇等民生领域问题,受到信访群众点赞。
打造满意窗口 持续优化服务
12月16日,冬日暖阳高照,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角洲岭北五路的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在一楼大厅,来访群众填好表后,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用身份证取号,到接访窗口等待,整个过程高效、流畅。
这是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打造满意窗口、持续优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履行接待和引导群众职责,今年以来,该中心打造“前台流水取号、窗口登记接谈(分流)、后台跟踪督办”的接访新模式。接访大厅设置6个接谈窗口用于日常接待,负责做好来访登记、接谈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来访群众第一时间有人接待;接谈窗口后面设置6个接谈室,负责对来访群众进一步做好政策解释、情绪疏导、法治教育和思想转化工作,并督促推动有关单位及时就地做好问题化解工作,在事要解决方面持续发力。
在群众“看得见”的工作之外,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把工作重心放在“看不见”的工作上——强化分析研判,加强跟踪问效。各接谈室在做好窗口接谈工作的同时,对所负责的当天访情进行认真梳理,逐案分析研判,并通过电话和视频调度、实地督查等方式加强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实现来访接待、受理办理、跟踪问效、监督问责的工作闭环。
“来访群众是考官,诉求内容是考题,群众满意就是答案。”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始终坚持以坦诚热情的接待、务实负责的作风,细心听、认真记,引导来访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做好有温度的群众诉求工作。
依靠法治赋能 为民排忧解难
百姓身边看似琐碎的小事,可能就是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用心用情处理好。
接访过程中,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注重发现并以解决个案推动类案化解。南昌县某小区40名业主到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反映,2006年,部分开发商将大面积住房分为两套以上房屋审批报建,房屋销售后一套房有两本房产证,“一房两证”在交易、税费缴纳、贷款等方面给群众带来困扰。
接访人员调研后得知,此类问题在全省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涉及一大批买房群众。为了妥善化解这类信访矛盾,中心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对“一房两证”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出台政策,“一房两证”实现“两证合一”,有效化解此类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是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开局之年。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致力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群众的诉求有人办理、依法推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
今年5月,有群众来访反映,其在永修县燕坊镇租赁150亩山林并核发了林权证。2022年,“燕梅线”公路修建,部分山林在红线范围内,村委会在未征得其同意、未核定赔偿标准的情况下,擅自损毁苗木,造成极大损失。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得知,此前燕坊镇政府出具的信访处理意见书不规范,答复意见无实质内容,导致信访人越级上访。为推动问题解决,中心将该信访事项列入重点关注并跟踪问效。镇、村工作人员与上访人进行面商调解,涉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6月24日,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工作人员向信访人进行回访,信访人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坚持党建引领 锻造过硬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做到党建工作和来访接待工作在部署上相互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同时,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所有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信访工作队伍。
为了更好服务来访群众,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今年以来,中心制定了《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关于进一步提升群众来访接待和受理办理质效的工作方案》《信访事项随件评查工作办法》等一系列考核办法,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服务群众本领。与此同时,中心压实首接首办责任,按照“谁登记、谁首办、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把解决来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过程,为推动全省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