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铁站内非遗竞秀

  旅客参与甲路纸伞制作。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摄

  杨佳煜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高亢吟唱、长袖善舞、勾画伞面……春运期间,在婺源高铁站内,徽剧、甲路纸伞制作两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呈现,让南来北往的旅客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伴随激昂的锣鼓声,多名徽剧演员闪亮登场,表演绝活耍辫子、耍花棍,引得候车的旅客站起身来观赏。

  “我是带小孩回老家的,在等车时,能够让孩子们观看非遗表演,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带双胞胎回东北老家过年的旅客杨琳说。

  在候车室的另一侧,甲路纸伞的非遗传承人正在现场展示着纸伞制作的精湛技艺。一把空白的伞骨在艺人手中,经过贴纸、绘画、涂油等多道工序,逐渐变成精美的艺术品。不少旅客也主动参与到伞面的绘画中,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拿起毛笔在伞面勾画了起来,寥寥几笔,一个凤凰的图案初现雏形。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在高铁站向旅客展示甲路纸伞的制作过程,能够近距离和旅客互动,展示甲路纸伞的非遗技艺,我感到十分荣幸。”甲路纸伞非遗传承人张淑敏说。

  婺源县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该县旅游业增添了活力,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春运期间,我们与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将非遗技艺请进了高铁站,让其搭乘高铁走得更远。”婺源站党总支书记刘波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天下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金融
   第12版:资讯
党报帮你办
年味渐浓 花卉俏销
让“催婚季”多一点沟通
“养老中心是我们第二个家”
高铁站内非遗竞秀
风采服装厂有“风采”
图片新闻
“亭暖心” 挺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