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赵 影
“哒哒哒!”余干县风采服装厂生产车间,缝纫机缝制声此起彼伏,开袋、锁边、上裤腰……十几名工人在工位上忙碌着,赶制年前交付的服装订单。
“有一批防晒衣马上做完,准备运往福建石狮。”1月11日,余干县风采服装厂董事长张进卫一边检查衣服的领口,一边向记者介绍,工厂3个车间60名员工,从事来料加工服装、整衣缝制等工作。
在一个工位旁,张进卫停下脚步,与一名女工手语沟通。“她是聋哑人,我用手语告诉她这里的线断了一根,要返工。”张进卫说。女工黄文娇接过衣服,开始重新缝制。
余干县风采服装厂吸纳了9名残疾人、8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黄文娇用手语表示,张进卫耐心地教她缝纫技巧,还对残疾员工提供免费吃住,她在厂里工作了10年,老公李有水也在这里工作了4年,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
张进卫也是一名残疾人,幼年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残疾,干不了重活。“卖不了力气但有手艺,靠自己双手也能过上好日子。”2012年,张进卫创办了余干县风采服装厂,员工都是本地人,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看到求职的残疾朋友,就想到曾经艰难求职的自己。现在,我教他们一门手艺,让大家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张进卫说。
“张总很尊重我们,接单都会经过大家同意,太复杂的或者价格太低的都不接,要保障工人都能拿到钱。”风采服装厂厂长江玉生说,多年来,员工们也设身处地为张进卫考虑,比如加班加点赶制急单,帮请假的工友顶班,发动身边的朋友寻找客源……
作为余干县大溪乡残疾人专职委员,张进卫在上户采集信息、帮助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的同时,他每年还将厂里生产的衣物送给他们。“春节前,准备送出40套家居服。”张进卫说,以后厂里会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别让别人定义你,人生要活出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