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辐射全国 链接全球

——南康“四区融合”助力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近日,位于赣州市南康区的赣州国际陆港货场内,龙门吊在来回装运集装箱。朱海鹏摄

  邱运平  黄振中  陈 莉

  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不息,在赣州市南康区助力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征程中,一幅蹄疾步稳、风生水起的新画卷跃然呈现——

  拥有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物流大通道。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常态化运行20多条中欧、中亚、铁海联运“三同”班列,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突破1600列,“三同”班列和内贸班列突破2万列。

  保税功能及配套更加完善、更为便捷。充分发挥“区港联动”特色,在全省首创综保区内增设副卡口直通铁路场站,实现区港所有货品“一次报关、全港区通行”。

  打造了“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依托千亿家具产业,打造跨境电商小镇、南康家具品牌运营中心,建设家具展示选品中心,推动“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融合发展。

  创新组合“保税商品展示+跨境新零售”两大功能,大力发展保税经济、免税经济、首发经济,打造了全省最大的、唯一能够现场清关、提货走人的进口商品集采中心。

  …………

  立足区位优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近年来,敢为人先的南康区,一路奋勇争先、拼搏实干,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叩开放大门

  推进“四区融合”发展战略

  2025年1月1日,新年伊始。一声清脆激昂的汽笛长鸣,首列中欧班列从赣州国际陆港驶出。满载着家具、服装及精密机械等“江西制造”,将穿越满洲里口岸直达俄罗斯。

  作为全国第八个内陆开放口岸、江西省首个内陆开放口岸的物流枢纽,成立10年来,赣州国际陆港累计推出创新举措百余项,全国首创十余项,成为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

  事实上,这一改革创举始于10多年前。为了实现进口木材直通,解决南康家具原料木材进口多次转运、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南康区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于2014年12月建成全国第一个内陆进境木材监管区。

  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县(区),从此叩开了对内对外开放的崭新大门,而且这扇门越开越大。

  一组里程碑式的时间表,清晰勾勒出开放的进程。

  2015年1月,实现进口木材直通运营。

  2016年10月,正式批复成为全国第八个内陆对外开放口岸。

  2017年4月,全省首次开行中欧班列,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018年,先后获批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2019年12月,赣州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

  2020年1月,赣州港获批国际港口代码,纳入全球航运和国际贸易体系。

  2022年11月,赣州国际陆港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2023年11月1日,规划调整后的赣州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部委联合正式验收。

  2024年1月9日,赣州综合保税区(新址)正式封关运营。

  至此,南康区正式迈入赣州国际陆港铁路口岸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融合”发展阶段,昔日的物流运输通道,变成了现在的物流港、枢纽港、贸易港。

  在南康区推进“四区融合”发展战略中,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改革的智慧与勇气。

  “其中,赣州综合保税区规划调整(迁区置换)至南康,这个重大决定的背后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解放思想,破除桎梏,破解难题,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加力的生动体现。”赣州国际陆港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永锋介绍,“区港联动”有效整合了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陆港的物流优势,实现区港一体联动、一体发展。

  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南康区克服内外部环境压力,大胆探索实践“四区融合”的叠加集成优势,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推动赣州2024年外贸进出口增长18%左右,总额突破1000亿元。

  强改革创新

  发挥“四区融合”叠加集成优势

  2024年12月19日,南康区在赣州综合保税区进口商品集采中心举办赣州进口商品嘉年华。当日,市民纷纷涌至活动现场,购买进口商品,掀起消费热潮,享受着“逛全球、买全球”的购物体验,销售额超1000万元。

  据了解,该进口商品集采中心集供应链平台服务、产业链整合运营、品牌营销、互联网销售、进出口商品等多维一体,产品来自70个国家,6000多SKU(库存单位),有一般贸易商品,也有保税商品,线上线下均可购买。目前,该中心二楼正在规划增设国家馆。

  “赣州进口商品集采中心充分利用赣州国际陆港国际物流通道和进口商品供应链优势,在赣州综合保税区规划区范围内,叠加享受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相关先行先试政策,实现‘国际物流+保税业务+跨境电商+进口贸易创新’的融合发展。”罗永锋介绍道。

  不仅如此,首创综保区内增设副卡口,直通铁路场站,实现保税区与铁路口岸物流无缝衔接;创新探索保税区和铁路口岸海关监管代码互认,实现货物在铁路场站即视同进入了综保区,压缩短驳成本;率先在综保区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保税仓,实现通过跨境形式进口香水、酒类等特殊商品,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时间缩短,距离拉近,轻松实现链接全球的背后,是南康区持续创新机制体制改革,不断打通堵点难点痛点,全力推进“四区融合”发展,实现平台功能叠加,进一步彰显内陆地区的开放优势。

  目前,南康区引进了中欧国际制造产业园、深圳八达通等40多家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外贸服务企业签约入驻综保区;建设了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出口选品中心和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通“9610”“9710”“9810”“1210”等海关监管模式,实现了跨境电商全模式覆盖、全链条贯通、全天候服务。依托陆港跨境电商通道优势,“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融合发展,运营的欧洲海外仓成为江西省、赣州市的公共海外仓。

  促优化服务

  对照大湾区的营商环境更贴心

  在近日举行的赣州国际陆港“四区融合”发展投资环境推介会上,南康区成功与赣州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与意大利克里斯蒂娜·拉莫纳尔家具公司、岳阳市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球五洲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约15个合作项目。

  当天,赣州综合保税区家具出口直通巴西海外仓首单业务开通。同时,还有30辆丰田雷凌出口汽车将通过赣州综合保税区出口,以及从韩国进口的路虎汽车抵达赣州综合保税区。“好政策、好平台、好环境让我们得以在国际贸易中大展拳脚。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广东华球五洲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振华介绍道。

  进一步扩大开放,意味着必须妥善解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并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任务。面对新的开放格局,南康区深知,唯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们坚持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商贸和供应链等一站式服务。”赣州国际陆港党工委副书记蔡湖南介绍道。同时,按照“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的要求,全方位对照大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前,政府审批服务事项基本对照深圳,做到“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惠企政策可以“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打造“干就赣好”品牌服务,真正让赣州由内陆腹地变成开放前沿。

  与深圳开通“深赣欧”班列以及赣深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开行发往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铁海联运班列近2000列,是深圳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内陆港、广州港的第二大喂给港;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使赣州国际陆港成为内陆海港,让赣州的外贸企业享受与粤港澳大湾区一样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展望未来,南康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坚定的决心,持续深化“四区融合”发展战略,不断释放叠加集成优势,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南康“四区融合”助力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
~~~
~~~2025来赣州过客家年主会场活动在龙南启动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天下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金融
   第12版:资讯
年味渐浓 腊味飘香
辐射全国 链接全球
抱团发展 共同繁荣
设施完善 家园宜居
非遗贺新春 欢喜过大年
邻里帮帮团 治理有妙招
赣州公积金持续深化网点延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