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赣州市南康区十八塘乡的桉树基地,笔者看到,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在广阔的山地上开展清山整地作业,同时挖出一个个标准的树穴并细心地施加肥料。
“我们正在为植树做准备,等到春雨过后,就可以直接种树了。”基地负责人罗时良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由赣州市南康区林康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共涵盖十八塘乡6个村,涉及860余户农户,流转林地总面积为5013亩,主要经营范围为桉树种植、经营销售。基地采用了“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和集约化的经营方式,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不仅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来源,还实现了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为解决家具产业木材依靠进口难题,南康区紧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契机,依托国有林场为主体,以场外造林为重要手段,以开展林地收储、林地流转为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国有林+集体林”“国有林场+家庭林场”等共建模式,放活林地经营权。同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大对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给家具企业增添造林动力。
近年来,南康区依托产业、交通等基础优势,探索出“发展二三产、推动一产”的模式,形成了“发展产业中后端,助推产业前端发展”的新思路,并着重从家具、油茶两大林业产业发力,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黄建宁 刘洪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