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会讲故事的庐山别墅群

  □ 郑少忠

  您对庐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顿悟,还是“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豪迈?是“云锁高峰水自流”的恬静,还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惊叹?

  到过庐山的人,您能忘记庐山的别墅群?很多人都发自肺腑地说,印象最深的还就是庐山别墅群。

  这是承载一段历史烟云的记忆。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来到庐山,看到风景绝美的庐山,便想把它作为自己的一块宝地。此时甲午战争刚刚结束,清政府软弱,李德立依托英国政府对清政府施压,仅花200两白银在庐山圈地4500亩拟盖别墅售卖,租期竟然长达999年。

  为完成如此宏大的任务,李德立请英国工程师甘约翰为他设计庐山规划图,请德国工程师李博德为他建造梦想中的别墅,共计建有别墅1200栋。由于各种原因,庐山现存英、美、德、法等16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36栋,总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其中名人别墅有300余栋,文化积淀丰厚,堪称“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

  别墅群虽然是建筑群落,但建筑密度较低,体态轻盈,层面不高,多为一至二层。别墅建造时尽量保护原有高大乔木,别墅建成后又在周围广植乡土观赏树木,掩映于绿荫丛中,令人赏心悦目。别墅建筑单体简洁而自由,紧凑而不规则,每幢别墅都呈一种几何形体,形体的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互配合,与道路的蜿蜒曲折相互呼应,虽风格各异,但浑然一体。

  庐山别墅群之所以独具魅力,更因为庐山别墅具有其他别墅胜地所无法比拟、企及的人文底蕴。自1928年,庐山就成为民国政府的“夏都”,长达20余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非常喜欢庐山,基本上每年都要上庐山。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又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一代伟人毛泽东曾两次登临庐山,留下了《登庐山》等两首赞颂庐山的雄伟秀丽和历史文化的壮丽诗篇。国共两党在庐山上演了多少历史鸿篇巨制?

  别墅群在这里静默,历史在这里沉思。环顾这些星罗棋布的别墅,感受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脉搏的律动。近现代中国很多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在这里上演,众多社会名流、各界精英都在此留下了深深的“庐山记忆”。这些记忆或淡或浓,或悲或喜,都引人深思,更令人感佩。

  历史是一帧帧连续不断的时间影像,庐山别墅群就是讲述、传诵这些影像的“故事大王”。透视那匠心独运、丰韵多姿的庭园,审视那些精美典雅、端庄宁静的建筑,这些“凝固的音乐”,流淌的是历史长河里的浪花,翻卷的是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一路提示、激励、警醒我们要不忘初心,面向未来,勇毅前行。

  走,上庐山,听庐山别墅群讲故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艺术
留住一座山的福气
开轩面场圃
会讲故事的庐山别墅群
我和“犀牛”
龙虎山仙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