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探寻传统节日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蕴,在阅读中品味——

悠悠端午韵

▲《端午节:国家、传统与文化表述》 宋 颖 著 商务印书馆

  端午不止于传统

  □ 甘星星

  宋颖的《端午节:国家、传统与文化表述》是一本研究端午节的专著,作者从民俗学角度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流变、端午习俗的事项类型、少数民族与端午元素、民族国家与端午节的现代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等内容。

  本书给了我们一个观察端午的新视角:端午节不只是一种传统的民俗,它参与具体历史传说的记载和表述,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之外,还兼具浓厚的国家和民族色彩,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延伸出新的意涵以及更多的现代意义。

  龙舟竞渡:

  从生存意识到竞技交流

  中国民俗学家黄石在《端午礼俗史》中,梳理了端午节两千多年的源流,他认为,端午节是“逐疫节”,是送瘟禳灾,是生存欲的表现,竞渡是“禳灾之举”,端午的诸多礼俗都是“应天顺时”的具体表现。作者宋颖通过梳理和分析众多著作,认为端午习俗多样,但无非是为了驱邪避恶、护佑家宅、谋求生存。

  书中提到,人们在龙舟竞渡时祈求平安健康,但端午龙舟竞渡是带有明显的尚武之风的竞技活动,有时被认为滋生事端,甚至造成人员伤残。为达胜利,竞渡过程中掷石对打等干扰对手的手段也经常出现。类似掷石对打的风俗最初可能是为了制止外人入侵,而后逐渐地发展成为当地人习武竞技的一种方式。这与勾践练兵、伏波练兵等用来解释竞渡习俗的一类说法类似,这也说明部分地区端午习俗是与当时的生存环境和军事训练高度融合的。

  由龙舟竞渡争先所引发的过激情形在地方志的记载中常有所见,以至于各地“官常严禁之”“官厉禁之”“近严禁之”……

  本世纪初也偶有新闻报道某些地区端午掷石对打引发械斗。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方也在努力推动规范节日活动。龙舟赛事“自然地逐渐从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竞渡中,走向了体育强身的竞赛”。如今龙舟竞渡已变成一项全民喜闻乐见的竞技比赛。

  此外,龙舟竞渡在东南亚已经发展成为体育运动赛事,中国近年来也频繁举办国际龙舟赛事,达到了很好的跨文化交流效果。

  屈原精神:

  从高洁志向到爱国主义

  本书提到,闻一多在抗战初期将屈原解读为“有骨气的”文人,说他是“有意大声歌咏爱国的诗人”,与当时救亡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将诗人屈原树立为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爱国主义形象。而闻一多本人为革命奔走遭到刺杀的经历,更加强化了这一形象的感召力。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还曾特意写就一本话剧《屈原》,配合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来歌颂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可见,与其他节日相比,端午节承载着更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端午的源流传说很多,但文化上绑定最深的当属屈原,高洁的品格和悲剧的人生,经典的中国式浪漫主义文学形象,历代文人骚客的传唱,使得屈原与端午的故事家喻户晓。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和文献中,屈原主要以刚烈忠臣、志向高洁的形象“出现”,如苏轼“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但近现代以来,在外敌入侵强敌环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一众革命家的修补提炼,逐渐把屈原代表的高洁志向转变为适应革命需求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认为,屈原在文学作品及历史记忆中的文士“清高”品格,在这种重塑中发生了转向,成为关系着民族危亡的“崇高”精神的代言,在救亡时期发挥了号召和凝聚国人的作用。

  端午传承:

  传统之旧与年轻人之新

  如今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城市化浪潮,农业时代的乡村集体生活被重构,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新居民们,没有了过去以宗族为纽带的集体生活,也没有开展传统习俗的客观条件,端午背后关于国家的、民族的、社会文化的意义都在逐渐淡化。

  作者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观察:一旦社会、文化、习俗出现问题时,一些人就将之“归罪”于年轻人。

  一些掌握着传统的话语权的年长者们歆羡于年轻人成长于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多元时期,惊叹于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与多元包容的审美,但一旦传统文化遇到发展困难,他们又固执地归因于年轻人对传统的“无知”。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的传统一直在变化,包括前面讲到的端午与屈原精神,我们就不会一味地指责年轻人“不懂”传统,“不懂”端午。

  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曾把“文化”定义为“生活在一起的方式”,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每一次转变,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方式”都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处于永恒的流动状态。”因此,传统节日与年轻人应该“双向奔赴”,没有年轻人的传承,传统节日会被遗忘。而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年轻人何论文化自信?

  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将何去何从?本书或许给了我们一种答案:“发挥作用的不仅是民众的文化感觉,学者的文化研究和国家的文化政策也都将起到重要的调节与引导作用。”

  “艾”意慢慢长

  □ 杨冰敏

  立夏之后,江南进入雨季,草木沐雨而旺盛。宋朝张耒的《离京后作七首(其五)》云:“过雨坡塘处处深,南风萧艾欲成林。”池边田间的艾草日日蹿高,出落成亭亭的舞女,风姿摇曳,演绎着浅夏的诗情画意。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端午时节艾草长势喜人,正是江南地区吃青团的好时节。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年间,李秀成被清兵所困,农民将糯米与艾叶汁做成青团子,混入青草内供他食用。李秀成为纪念此事,让太平军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后成习俗。不同地区对艾的食用方式各不相同,广西食艾糍粑,赣州做艾米果,广东煲艾根鸡汤。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以前每到端午节日出之前,人们就成群结队到野外采撷艾草。那时外婆挎上篮子牵着我急急加入队伍。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记载采艾场景:“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三三五五的人群不怕晨露沾湿衣裤,小心翼翼地采摘沾着露珠的嫩艾。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青团的做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回到家后,外婆将艾草捣烂成泥,然后掺进糯米粉里搅拌揉搓成青面团。母亲则把红萝卜、青豆角、猪肉、黑木耳切丁炒成馅。馅、面备齐,外婆和母亲坐到一块儿开始捏青团。眨眼间一个个圆绿胖墩的青团就从她们手里捏出来了。蹲锅里蒸熟的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

  许多地方都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清朝文人徐达源在《吴门竹枝词》中写道:“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荆楚岁时记》有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插艾驱邪防病和食艾祭祀先人都是端午的重要习俗。此时,母亲往两个门角插上艾枝,又用艾草蘸雄黄水从屋里洒到屋外。外婆盛出个大圆润的青团放进雪亮的白瓷盘里,然后和粽子摆在神位上,烧香祭拜。

  艾草的使用价值,可以追溯到作为引取“天火”的媒介。《淮南子·天文训》记载:“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随着对艾草的认识逐渐加深,古人发现了艾的药用价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关于艾草医用的记载。《庄子》云:“越人熏之以艾。”《孟子·离娄上》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名医别录》最早把艾叶作为药物记载:“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食疗本草》也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弹子许,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母亲根据古人的智慧,每年夏天给我们做艾灸、熬艾水泡脚,用艾叶煮鸡蛋,我们叫温阳蛋。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母亲巧用艾守护着家人们的健康。为了能用上好艾,母亲圈了一块地种艾,并把“艾”文化种进了我们的心里。夏阳高照万物长,艾草葱茏,艾香浓浓。

  现今外婆不在了,每到端午,我和母亲一块儿采艾捏艾团时就会想起外婆。《诗经》有言:“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先秦时人们将艾看作相思之物,离别后的日子苦,便去采艾。

  青青艾团,悠悠爱团,揉进了艾草、阳光、雨露的味道,裹入了关爱、怀念多种馅料,才下舌尖,又上心间,是滋味,更是情怀。岁月漫漫长,“艾”意慢慢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探寻传统节日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蕴,在阅读中品味——~~~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悠悠端午韵
禅房花木深
枕边有书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