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答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题”

  ■ 夏露露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点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当前,正值毕业季,要以精准有效的就业服务,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全心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围绕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推进高校与工业园区结对,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产业和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持续实施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激发各类企业用工积极性。用足用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适度扩大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

  尽心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加大就业宣传教育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增强就业信心;倡导先就业再择业,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通过科学挖掘能力素养、兴趣特长等,引导他们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通过简历撰写指导、面试求职和相关礼仪培训、一对一咨询等形式,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及贴息等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精心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加大岗位信息归集力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需,扩大现代服务业、城乡社区、医疗卫生等岗位供给。加强岗位资源投放准度,提高岗位内容针对性、有效性,提升招聘供需的匹配度,推动岗位投放、招聘活动向中小城市和城乡基层延伸。持续办好“才聚江西 智荟赣鄱”招聘大会,加密各种招聘活动组织频次,保持市场热度,努力做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加快线上就业实施进度,顺应毕业生求职特点,通过数字赋能改进服务手段,把服务阵地向线上拓展,打破时间和地域局限,实现就业服务“触屏可及”。

  暖心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充分利用好我省正在推进的“5+2就业之家”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教育与人社部门信息衔接,畅通就业公共服务登记渠道,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服务清单,对纳入清单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落实、创业创新、招聘服务、培训见习等“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到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各高校要协同毕业生户籍地、常住地、学籍地政府部门,建立实名帮扶台账,加强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兜底帮扶,通过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帮扶,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贴心完善就业公共服务。持续跟进就业后续流程,多措并举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户口迁移、档案存放、协议管理问题,解除他们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依法规范市场招聘秩序,严厉打击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防范、纠正就业歧视,维护女性毕业生劳动保障权益。适应就业新形势需要,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或者青年人才驿站建设,为求职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或者低价住宿服务,解决临时住房困难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文件·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资讯
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
退休不是贪腐“护身符”
多一些就业暖心服务
用心答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题”
性格测试不能成为就业歧视“新马甲”
千方百计助高校毕业生“就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