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系列谈①
  制图:王楠

  ■ 本报全媒体首席评论员  邹 沛

  编者按:近日,江西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好于上半年,为四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足够支撑。为进一步提振信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本版今日起推出“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系列谈,敬请关注。

  近日,全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各地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推出。看“江西答卷”: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4149.8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0.2个、0.7个百分点。逐季提升的增速与一系列关键指标的持续向好,传递着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的信号,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提供了信心。

  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认清形势、把握大势,信心才会更坚定,行动才会更有力。2024年伊始,江西就全力以赴拼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出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措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一系列举措高频推出,让江西经济不仅稳住了大盘,还在稳中有进中蹚出了新路、见到了成效。

  掰开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15.9%,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8.2个、7.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电子计算机整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4.0%、45.7%、38.8%……一组组可圈可点的数据、一条条令人欣慰的上扬线无不表明,江西经济韧性强、后劲足,充满活力,正向着含金量更高、驱动力更强、获得感更足的方向阔步前进。正是这样的积极变化,积蓄起动能转换、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势能,构筑起江西面向未来发展的坚实底气。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前三季度,江西经济承压而上,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实施宏观调控的结果,是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的结果,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加倍珍惜、努力奋进。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虽然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前路并非坦途,挑战依然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这背后既有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关联影响,也有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调整阵痛正在释放等因素的掣肘。同时,我们自身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只有正视困难、迎难而上,铆足干劲、拼劲和韧劲,不断破解发展中的忧患与难点,才能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打造愈加坚实的发展底座。

  实打实的措施才能带来实打实的信心。9月以来,党中央集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揽子增量政策,增的不仅是数量,也是发展质量、信心体量。这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布局。在此背景下,江西印发《关于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26条措施,为的就是积极抢抓这一政策增量带来的机遇,用足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更好更快释放“政策加力”带来的“增长加速”效果。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现在距年底只有不到60天的时间。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和智慧汇聚到攻坚克难的火热实践中去,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开足马力、加压奋进,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打好打赢全年经济发展的“收官之战”,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建设教育强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资讯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六尺巷的“和”之道
多方合力锻造大国工匠
“跟着团长打县城”做对了什么?
别被“第三方测评”迷了眼
让AI客服和人工客服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