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近年来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前者着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其应对困境的能力;后者聚焦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政治素养,在启智润心中塑造品格和品行。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作用,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大学生健康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整合课程内容,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首先体现于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与心理教师应在各自课程教学中有机导入对应内容,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思政教师可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有关心理调适方法、情绪管理技巧和压力应对机制的章节,帮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应对学业压力与生活压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师生可以探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既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融入思政元素,比如,在“心理学导论”课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结合时事案例分析其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延伸分析个人心理健康如何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互动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
巧妙设计思政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强化渠道。思政实践活动是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校内实践方面,高校可以组织不同主题的辩论赛事,结合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热点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辩论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赛后讨论,分享心得体会,深化思政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师可以编排心理剧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心理剧剧本,题材可以涉及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等常见心理问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理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此外,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读书交流、户外团队建设、艺术展览和文化体验等,以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战胜社交心理障碍,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在校外实践方面,高校可定期开展技术支援乡村、社区探访等社会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强责任意识。例如,与社区合作开展“关爱孤寡老人”项目,安排学生定期拜访,为其解决日常生活难题,提供精神慰藉。同时,高校可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前往偏远山区进行志愿服务,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进取精神。
坚守校园文化阵地,以思政宣传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多媒体矩阵,以思政宣传为平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官网等校园新媒体平台开设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发布与思政、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视频和互动内容,以心育促德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例如,定期发布关于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心理调节技巧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识别和处理心理问题。同时,美化校园环境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之一。高校可以通过设置文化景观、雕塑和标语等,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校园氛围。设计校史长廊,展示学校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杰出校友的事迹,激励学生传承优良传统,努力奋发向前;设置具有教育意义的雕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培育学生奋进向上的政治品格和坚定的政治信仰。
搭建教育资源共享桥梁,高效整合协同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联合各类教育机构、心理咨询中心和社会公益组织,搭建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平台,为师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类学习资料、心理健康咨询和思政教育资源提供有力支持。高校可汇聚优秀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专家之力,联合编纂相关教材,在思政课程材料中嵌入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读物中引入思政教育实例,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吸收相关知识。此外,高校可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的协同备课。心理健康教师可在备课过程中贡献专业的心理学见解,协助思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成长特性,从而打造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的课程内容。同样,思政教师也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心理健康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通过定期举办两门学科教师间的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推动经验分享与方法创新,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成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不仅是一种育人理念的创新,也是直面新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高校需持续强化思政育人工作质量,同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双管齐下锤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道德情操。未来,高校应继续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和完善协同育人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系南昌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