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于应用型人才探寻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王淑娟

  制药工程是一门包含生物化学、药学、工程学的系统性学科,侧重培养从事药物制造及研发的专业人才,加之课程教学专业性强,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制药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制药行业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知识与技能兼备的综合人才成为高校教学的核心工作。为此,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规划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资源改革、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运用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以培养符合制造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制药工程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根据制药行业发展及产业变革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明确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及占比调整,侧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借鉴国内外制药工程人才培养经验,侧重关注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思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细化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药学、化学、生物、工程等交叉学科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了解制药相关设备、生产工艺、法律法规等内容,初步掌握药物研发及制备能力,具备职业素养、责任担当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胜任医药相关工作。

  优化课程资源改革。注重教材建设,高校应对接市场需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鼓励教师与制药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共同编写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定位、适应市场需求的校本教材;高校图书馆应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期刊、电子资料等内容,并以规范化管理向校内师生开放。强化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师应按照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对标教学大纲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将制药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先进技术、工程案例等纳入课程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及课时分配,循序渐进构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自身办学情况增设工程模块类,如增加中药炮制学、药物自动化生产、药物生产质量管理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丰富实践教学形式。高校应与制药企业、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实践教学、参观学习、企业实习等方式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邀请国内外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重点讲解制药工程实际案例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开阔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相结合的课程设置,除开展验证类、探究类实验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外,针对高年级学生可开展创新实践教学,以导师研究方向为基础自由组建研究团队,在协助导师开展科研项目的同时,提高自身实践操作技能与创新意识;联合教育部门、行业协会举办制药工程学科竞赛,在活动参与、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中锻炼工程思维与综合能力;丰富毕业设计形式,鼓励学生以药品设计、药品调研、制药市场分析等形式完成毕业设计,由校内外双导师指导学生完成选题、实践操作、论文发表等工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运用创新教学方式。高校教师应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制药工程中不易理解的或原理类内容,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也可利用微信群、QQ群、教学平台等收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进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的课前预习、资料查找等工作,通过预习报告将疑问反馈给教师,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中提升教学效果;以视频、课件等内容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教师仅对关键问题及共性问题进行答疑,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依托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模拟制药工程生产流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对抽象内容的理解。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在人才引进时,除考察学历背景外,还应关注制药工程从业经验或科研经验;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活动,选派优秀教师深入企业交流或进入名校深造,以高超教学能力及丰富实践经验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组建由药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学科背景教师共同构成的校内教学团队,邀请企业工程师、研发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定期教学观摩或研讨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展制药工程项目研发,协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除积极补充制药工程理论知识外,还应通过参与药品研发、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提倡老中青教师搭配,并鼓励教师主动与制药工程领域专家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在互帮互助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高校应设置全过程考核评级机制,将考勤、课堂表现、课堂测验等内容作为日常考核指标,增加综合性、开放性试题占比,侧重综合能力考察,以课堂实操、实习、毕业设计等方式考察实践教学质量。构建全方位教学评价机制,由高校主导、学院及各系组建督导组,实时监控制药工程教学质量,并制定质量信息反馈表,要求各部门进行教学整改;由专兼职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知识掌握及实践能力提升状况;组织学生在学期末对授课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并将此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等挂钩;向企业征求毕业生质量调查表,将企业反馈信息作为后续课程改革依据,以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作者系长春工业大学讲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践行“三元育人”校本理念,探索“八共融合”“四全共构”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
江西财经大学~~~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深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宜春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产经
   第13版:资讯
   第14版:法治
   第15版:教育
   第16版:智观
紧扣冶金特色 培养“好用”人才
基于应用型人才探寻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产教融合提升育人质量
提升服务江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