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平安江西建设的主旋律中,江西监狱系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改造质量提升年”主题活动为抓手,注重监地共建,致力于共创、共教、共享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监狱。
“1%工程”、启明职业中专学校、“彩虹桥”工作品牌……一系列的创新之举,是江西监狱系统在平安建设中给出的时代答卷。截至11月底,全省监狱系统连续16年8个月实现了无服刑人员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四无”目标。
协作共创 凝聚平安合力
“我们的民警都是‘1%工程’爱心志愿者。”豫章监狱负责人介绍说,自2019年开展“1%工程”以来,豫章监狱携手民主党派和社会公益团队,对改造表现好、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家庭给予了帮扶,促进了服刑人员安心改造。
走出去、请进来,全省监地共建不断深化:洪都监狱连续多年邀请南昌市文化馆为服刑人员传授传统工艺技巧;赣州监狱与赣南18个县(市、区)司法局构建客家文化育新人体系;赣江监狱、赣西监狱与省内三甲医院、高校等社会力量共建,开展送医疗、送法律、送心理咨询进高墙等服务……各监狱与驻地文化单位携手共建,创办非遗传统技艺坊,发展出舞龙舞狮、拓印等十多个非遗文化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名片。
江西监狱系统坚持平安监狱建设融入地方综合治理,形成了携手共建的高质量发展之势:与驻监武警、检察部门和地方公安形成应急处置机制。今年以来,全省监狱系统邀请近千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社区工作者、律师和服刑人员亲属代表进监帮教,不断凝聚平安监狱建设合力。
联手共教 “刑期”成为“学期”
“希望你们真诚守法、认真悔罪……”在饶州监狱的会议室内,来自景德镇市昌江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向服刑人员做普法宣传。该监狱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引导服刑人员学法懂法,积极改造。
未成年犯管教所内,有一所小有名气的江西省启明职业中专学校。这是全国第一所纳入国民教育系列、面向服刑人员并由国家颁发学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开设了服装制作与企业管理等四个专业,已有1036人获职业中专毕业证书。”未成年犯管教所负责人介绍。
全省监狱系统不断探索教育改造质量提升新路径,让“刑期”成为“学期”:赣江监狱、新康监狱分别联合南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南大二附院,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景德镇监狱与属地联手打造“启新讲坛”,传授职业技能……在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全省监狱系统建立了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现了自主培训、自主考核、自主发证。
“把服刑人员改造成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是建设平安监狱的内在要求。”省监狱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刑释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合格率达97.4%,未成年服刑人员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率达100%。
成果共享 合力绘就“同心圆”
11月8日,女子监狱开放日。回归社会的李某(化名)受邀来到现场:“在管教民警和社区干部的共同帮助下,我利用在监区学到的面点知识,从一家小餐饮店做起,如今发展到4家餐饮连锁店。”
无独有偶,南昌监狱与南昌市青云谱区司法局、江西兵哥送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三方联手,共建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同时,打造了“彩虹桥”工作品牌,为家庭困难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圆大学梦。
“监地共建,同画平安建设同心圆,可有效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实现教育改造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相统一。”省监狱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底,全省监狱系统连续16年8个月实现了监管安全“四无”的目标。(李井红 熊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