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好“方向盘” 跑出“加速度”

九江学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九江学院紫薇园新校区医创中心

  刘 平 汪 浩

  连续两年获评省管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功获批,新校区启用、近万名学生正式入住……近年来,九江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为支撑,创新人才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加速迈进。

  坚持铸魂强基

  激发发展活力

  九江学院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学校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理论武装,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校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校始终注重党建品牌的培育,先后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一批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涌现出一批省、市优秀共产党员。

  今年9月,九江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立“3353”战略发展目标,即“三个坚持”,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动摇、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动摇;分“三步走”,到2030年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在校研究生规模较快增长,更名大学,到2035年前后实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突破,到2040年建成全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突出“五大战略”,即人才、改革、服务、特色、质量强校战略;实现“三大提升”,即提升层次、提升质量、提升能力。

  聚焦转型发展

  优化学科结构

  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九江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九江学院制定并实施《应用型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快应用型转型发展,推动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人才培养向“产教融合”转变、师资队伍向“双师双能”转变、科学研究向“服务地方”转变。学校牵头成立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和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中心,推出教学评价、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及职称评聘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构建适应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制度体系。

  按照“做强理工、做优医学、做特艺术和体育、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结构和规模”的原则,学校持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先后压减停撤传统老旧专业40个,新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12个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新专业,形成契合区域产业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化学学科获批省级一流学科潜力发展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医药、国际商务等9个应用型学科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围绕硕士点建设,学校大力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升级,打造以材料科学、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为核心的学科集群,逐步形成“1+3+N”学科建设布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优势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四星级专业7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2024年10月,九江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生物与医药、国际商务、资源与环境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标志着学校在办学层次上实现新跨越。

  深化产教融合

  助力地方发展

  学校主动融入我省“1269”行动计划,成立10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1个获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学校通过“十百千”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十团融十县”“百才连百乡”“千师进千企”模式。大学科技园获评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批4家国家级科技小院,定点帮扶的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横向项目立项超800项,年均新增横向项目经费近4000万元,为地方企业和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依托流域生态过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材料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学校深度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化工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研创新,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实际。学校研发的环保型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材料已应用于军用舰艇阻尼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大型悬索桥高强钢丝主缆索股制造创新技术”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二等奖,应用于九江长江二桥等重大桥梁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和新增流域生态过程与信息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社科重点基地2个,形成以学科为基础、科研为驱动、应用为导向的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聚力创新改革

  激活人才效能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落实校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制度,通过优化激励机制,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学校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75项。学校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出“人才复用”政策,鼓励教师将教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攻关相结合,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人才复用”政策的激励下,学校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行“2+3”模式、全脱产模式和联合引进模式,打通教师服务地方的“最后一公里”。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曲伟红博士和周凯博士采用“2+3”模式参与企业药理药效研究,推动中药现代化应用;机械学院杨斌博士以全脱产模式在江西汉可泛半导体公司参与研发,为公司创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这些模式,学校构建“教师服务地方、企业助力教学”的双赢机制,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立足学生为本

  优化育人环境

  2024年秋季,九江学院紫薇园新校区顺利投入使用,文学院、建工学院等8个学院近万名学生入住。新校区占地1168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具备教学、科研、生活等多项功能,是一座绿色生态、智慧融合的现代化校园。

  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一核一带三轴多中心”的布局,依托自然山水,将生态景观与校园建筑巧妙融合,营造出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学习生活空间。校区内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学楼配备现代化设备,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真正实现“生态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宿舍楼配备无障碍通道、独立卫浴和空调等设施,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在新校区启用过程中,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细致的管理和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党委书记李明斌表示,在新征程上,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立足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步伐,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九江学院力量。

  (图片由九江学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九江学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江西开放大学~~~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南昌医学院~~~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深读
   第05版:建设教育强省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专题
把好“方向盘” 跑出“加速度”
紧扣企业需求培养产业人才
“三个三”行动助力毕业生留赣就业
打造国际化办学“金名片”
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